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软设计”:让精彩随机生成——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调控策略例谈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47:53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海涅语),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正热切呼唤新课堂的亮相。传统的以师为中心,以全盘授与为特征的语文,最缺乏的就是从鲜活的情出发,作随机推进的弹性机制。曾有资深研究者精辟指出:“专家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他们之所以不写细节,是因为这将由课堂活动时生的行为决定。”

由于“为主”已成为21世纪课堂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也必须相应地落实“软设计”操作。这就是说,师必须高屋建瓴地把握材,全面充分地预测情,有意寻找习矛盾,留出时间当堂处理,让进程随机渗透、现场生成。那么,怎样落实“软设计”策略?

一、关注情:一切为了生 

作为课堂主体的生,是极富生命活力而又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具有师生互动、合作推进的特点。过程中,如果师只拘泥于一一展示详尽案而不加任何必要的调整,不顾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则常常会使宝贵的机遇流失。

一堂市级语文观摩课将近尾声时,师让几个生在黑板上听写词语,一个生把“缠绕”的“缠”少写了一点,而又将“绕”多加了一点,两个字都错了。听课师都期待着执者如何处理。只听见师说:“这个词的确难写,再想想那一点应该在哪儿?”不一会儿,这位生很有信心地一添一擦,写正确了(铃声已响起)。师又对刚才听写出错的那位同说:“你再带领大家把这个词语书空一下吧!”于是,全班生又进行了一次集体的书空练习方才下课。

上述例表明,师只有充分关注情,才能机智地应变和扎实地上课。此外,师那种宁让课堂片刻延时,而决不追求表面繁荣的务实风也同样令人瞩目。特级师支玉恒曾多次提到:“师在课堂上不应总是关注案,而要关注生,方能做到见机行事、随时调控、舒卷有余。”

二、灵活运作:注重现场调整

课堂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本体、媒体等随时都处于不断转换之中,如果师为“圆满”完成预定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案,生硬施而少有“花絮”,则生必然只能跟着师亦步亦趋,何谈主体地位和愉快发展?特级师于永正应邀在某地《燕子》一课时,是这样解题开讲的——

师:我知道咱们班上有几位女同名字中有“燕”字。(生在底下高兴地报出了名字)大家知道她们为何用“燕”作名字吗?

生:我想是因为燕子很美丽。

生:因为燕子非常活泼可爱。

生:因为燕子是一种益鸟,也是人类的朋友,大家都很喜欢燕子。

师:由此可见,人们非常喜欢燕子。今天,我们就来习《燕子》这篇课文,看看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能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说到底,设计毕竟只是师在课前的一种单向预测与规划,无法绝对符合实际进展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师在施时切不可墨守成规,而必须灵活自如地因地制宜、因课制宜、因生制宜。许多名师常能在随意之中显现匠心,既使师生水乳交融,也令课堂情意浓浓。

三、以:紧抓瞬间机遇

“实践出真知”。一些师常会因在课堂上有一两处信手拈来般的妙举而在课后仍兴奋不已,也有一些师会因执当时没能把握住机遇而事后叹惜。关键在于,师必须注重品味得失、总结训,不断提升“课感”素养。请看一位青年师在《五彩池》后写的一则反思型的后感——

课堂交流时,一位生问:“五彩池里能否游泳?”当时我想“这不是有意捣乱吗?”也就装作没有听见,只是含糊着过去了。其实,这个生的提问虽出于其天生的好奇心,但却颇具探究价值。如果顺势让他们展开思索,或许将大有收获。因为五彩池里能否游泳,至少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池水深浅如何,二是池水是否干净,三是池中有无危险。而这些内容,在课文或明或暗都可以找到相关材料信息,可惜课堂上未能再次让生展开研读。

品味得失的最佳方法是评课和写课。评课包括自评和他评,而写课就是在评课以后再用后感的形式记下来,便于今后不断回顾和反思。上述案例中,师正是在自评基础上用写课形式领悟到“软设计”策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敢于应变:追求随机生成

《高大的皂荚树》一课时,一名生提出:“《小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规定小生不准玩火,为什么课文中的同可以烧枯树叶?”面对这一“节外生枝”,执者似乎成竹在胸,她说:“书上的小同们烧树叶真是玩火吗?请大家找出依据来谈谈。”生兴致勃勃地再次研读、思索,一会儿就纷纷发言:

——“我认为不是玩火,书上写‘枯黄的小叶子,打着旋儿,不断地飘落,在草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如果不烧掉树叶,校园太脏了。”

——“他们烧树叶是有计划进行的,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安全劳动。课文中说他们先把树叶扫拢,集中在墙脚下,然后再点着火。”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