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教学目标:想说看你也容易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8 22:53:36   

确实,目标陈述的规范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尤其是三维目标的表述。但它必须符合一些基本的要求:

  目标陈述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如:在3分钟内(条件),生(主体)能背出(动词)至少6首古诗(表现程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可以省略主体或行为条件,但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

  ※ 行为主体:目标是评价生的习结果有没有达到的依据,而不是评价师有没有完成任务的依据。所以目标的陈述必须从生的角度出发。那些习惯采用的:“使生……”、“提高生……”、“培养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陈述要求的。(观念问题,在习主题构建中,把主题改为习主题,其实目标的提法也是不妥的,更应提习目标。)

  ※ 行为动词:为了便于后的评价,行为动词就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如:“提高……”、“灵活运用……”“培养生……的精神、态度”以及“了解”和“掌握”等行为动词,这样的动词,缺乏质和量的规定性,评价就无法开展。一句话,应该是可评价的。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目标一:读准生字的音,读出并写出这些字词在课文中所指的意思,能口头解释“摆着尾巴”、“甩着尾巴”、“摇着尾巴”三个带点动词的不同含义。

  ※ 行为条件:通常都说明在什么条件下达到何等程度的结果。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

  1、关于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前目标一:利用拼音读准……,能看着课后练习中的拼音读出……。又如:查词典理解……。

  2、提供信息或提示。如:根据下列一组图,能写300字的短文。

  3、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又如:通过两课时的习,能记住……

  4、完全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中,能叙述……要点。

  ※ 表现程度:指习后所产生的最低表现水准或习结果。如:一道题目有五种解题方案,但作为面对全体生的标准,不能要求所有的生都能回答五种解题方案,那么就可以这样来陈述:“至少写出三种解题方案”、“80%的生都能答出五种解题方案”等。

  老师们,在每堂课的设计中,想想你的目标吧!如果你曾经遗忘,请赶快把它找回来!找回目标在您心目中的位置,不要因为生成的痛快而遗忘了昔日的情人。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