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论析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0:31:46   

 3.“自然·生命”类课文呈增长趋势。 与“政治·革命”类课文逐次减少相对应的是,以“自然·生命”为题材的课文越来越多。在21世纪初的中语文科书中,这类课文所占比重突升至19.6%,仅次于 “人生·社会”类。
    从以上对中语文课文主题分布变化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20多年来,随着人们对思想育认识的更趋全面,随着人们对自然生命关注程度的日益加强,中语文课文的政治、革命色彩逐渐减淡,生命色彩趋于浓厚,课文解读的重心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由“政治·革命”向“自然·生命”转移的倾向。
 
    二、导系统:解读示范的淡化
    导系统提供了解读范本。顾名思义,导系统有着引导、指导习的作用。在中语文科书中,预习提示(或类似的内容)、评点、注释等导内容往往直接表达了课文选编者自己(或认可)的观点,为生提供了解读的示范。这种解读示范或置于课文之前,或散布在课文之中,随时都会对生的解读产生潜在或显在的影响。而其中,预习提示对课文解读的影响尤甚。
    80年代初,受传统解释“原意论”和文艺理论“作者理论”、“作品理论”的影响,中语文课文导系统扮演了解读范本的角色,它所提供的所谓权威解释引导、规约着生的课文解读。此后的20年中,随着哲解释的崛起和文艺理论对读者地位的发现和肯定,课文导系统的范本功能逐渐淡化,对生课文解读的限定逐渐放松,为生提供了更宽广、更自由的解读空间。我们可以从不同时代科书中同一篇课文导内容的变化来理解这一点。
    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药》一直是高中语文科书的入选篇目。首先让我们来看三个不同时期科书中《药》这篇课文的解读提示。

解读提示
    这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写的一篇反映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作品不仅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竟成了贫民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从一个侧面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训,从而启示人们: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胜利,中国才能得救。《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作品不仅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竟成了贫民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以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清政府杀害的事件为素材,描写了革命党人为群众牺牲了生命还得不到群众理解的悲剧。
982年版的高中语文科书的导功能主要由课文注释承担,《药》被编入这版科书的第一册。如表二所示,在这篇课文中,选编者以题注的形式,用近250字的篇幅,直接揭示了课文的主题。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科书的导系统除课文注释外,还增加了“预习提示”(自读课文为“自读提示”),1982年版科书在题注中揭示课文主题的内容多被编入预习提示。在这版科书中,《药》的预习提示中揭示课文主题的内容虽与1982年版稍有不同,但是,在揭示的直接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上与之并无二致,基本上没有给生留下自由解读的空间。2000年版高中语文科书课前也有阅读提示性文字,但要篇幅简短,形式多样,或引用作者自己的诠释性文字(如《边城(节选)》),或设置启发性的提问(如《祝福》),或概述课文所属文流派的特点(如第五册西方现代主义文单元的四篇课文),等等。在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版科书中《药》的解读提示提纲挈领、简洁明了,留给生的解读空间较前两版科书要大。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版的高中语文科书中,“预习提示”部分已被去除,解读提示类的文字几乎没有,生的解读自由度更大了。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也是初中语文科书中的经典篇目。在1992、2001年版的义务育初中语文科书和课程标准语文科书(7~9年级)中,《春》的课文之前都有解读提示性的文字,分别摘录如下:
不同时期初中语文科书中《春》的解读提示对比表

版本92版初中语文科书(第一册)〖〗01版初中语文科书(第一册)〖〗课程标准语文科书(七年级上)

解读提示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在几幅春景图中,作者描述春天景物的特征,表达美好的感受,用了许多确切、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的句子,可以一边读一边划出来。〖〗作者细致观察春天的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文章使用了许多准确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拟人句,可以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来。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这一篇写春的精美散文,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多朗读几遍,你一定能进入那美妙的境界中。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2年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