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如何把握课堂提问设计中的“序”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3:57:53   

 
如何把握课堂提问设计中的“序”
 

新大纲强凋:“中高年级的阅读,还要引导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这里的“引导”,是指在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的提问或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系统论有条重要原理:“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在小语文中进行提问设计应循什么“序”,才能“渐进”,甚至“跃进”呢?我认为应遵循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思维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规律和语文规律。具体地说,在课堂提问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序”。 

一、由浅入深 

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所以课堂提问也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例如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比较隐晦,为了帮助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可依序设计如下提问:①鲁迅喜爱桃花吗?②龙华既是看桃花的名所,鲁迅理应去看看,为什么不去呢?③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受?第一个问题引导生从上文找出有关词句,明确鲁迅是喜欢桃花的。第二个问题抓住生理解的关键,引导生理解鲁迅不去龙华看桃花的原因。第三个问题深入追问,水到渠成,使生理解这句话蕴含着鲁迅对死难烈士的深切怀念,对反动派罪行的强烈愤慨,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试想,如果省去前两个问题的铺垫和启发,直接以“这句话主要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感受”设问,那么,生在问题面前会感到棘手,感到困惑,也就达不到理想的习效果,甚至会挫伤习的积极性。 

二、由点及面 

语文材中知识点的作用并不是一致的,集中力量解决那些重点、难点、特点,能最有效地达到目标。师抓住材中的这些点设问,然后从这一点扩散开去,提出一系列问题,形成提问系统,引导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进行深层的思索,这样,由一点而及全面,启发生深人理解课文内容。如针对《月光曲》中“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使说说罢了”这个难点,师可以提出如下四个问题:①盲姑娘的话是“随便说说”的吗?②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内心,为什么要那么说?③从盲姑娘的话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一个人?④听了盲姑娘的话,贝多芬会怎么想?师抓住这一难点启发诱导,使生明白了盲姑娘是一位酷爱音乐、热爱生活、关爱亲人、具有美好心灵的姑娘;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盲姑娘这种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打动,才毅然“……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盲姑娘兄妹俩弹奏钢琴。 

三、由具体到抽象 

布鲁纳的研究揭示,少儿形成知识的顺序和方式,至少有以下三个阶梯:第一,行为把握,即依靠手足去把握对象;第二,图像把握,即以印象的方式去把握对象;第三,符号把握,即以语言的形式去把握对象。也就是说,生的思维水平是按照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顺序依次发展的。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