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弱智化:高考现代文阅读批判-考试研究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19 14:34:20   


  再看2003年的现代文阅读题。
  如果说《话说知音》的作者还对一个古老的传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尽管是浅薄的,表现出一种质疑——尽管是莫名其妙的——精神,那么在《乡土情结》里则完全看不到作者自己的思想,听不到作者自己的声音,通篇只是喧嚣的失语和美妙的呓语罢了。衡量一篇文章的标准只能是——它有没有为我们提供新的东西。《乡土情结》只是钻进祖国的怀抱尽情地撒了一把娇而已。什么安土重迁,什么叶落归根,什么鸟恋旧林,说到底就是一种传统的家乡观念,狭隘的民族意识,它是小农宗法社会的产物,尽管曾起到过一定的凝聚作用,但总体上是制约中国社会进步的惰性力量,根本不值得去讴歌。不管世界如何发展,乡土之恋当然不会消失,因为它有更深刻的人性基础,人既有向外的冲动,也有向内的渴望,这是超越特定民族文化的人类本性。乡土情结不是不可以写,但应该站到人性的高度作必要的反思,动辄“祖国”“革命”“民族”“炎黄子孙”云云,除了自作多情,还能怎样?这样的文章不要也罢。
  如果有人愿意这样说话写文章(他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说话的方式,也就是我上文说到的“失语”),那是他的权力;命题人喜欢这样的文章,也是他们的权力,但把这样的文章拿到高考试卷中来,就值得商榷了。我们知道,语文高考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现代文阅读,包括古文阅读的选文,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趣味乃至价值取向,难怪中学生那么喜欢余秋雨的东西,而且平时的写作也开始余秋雨化,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再者,命题的方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
  我们来看看题目。一共三道主观题,前两道题同样是到原文中找找现成语句,拼凑重组一下了事,兹不赘述。第三道题是:“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我的疑惑是,题干中的“这样写”是指什么?如果是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那么,作者不写这个写什么呢?这不是“乡土情结”的题中应有之义吗?这样写的作用无非是为了抒发爱国之情,因为,据说,出国的人最爱国,最懂得爱国,也最有资格爱国。如果“这样写”是指“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那我就更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你来回答回答:作者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的作用和好处是什么?是要我们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到国外去爱国?都不对,还是来看看标准答案吧:深化主题。哦,我知道了,这叫“深化主题”!
  这叫什么题目?

  联系到2000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我们的确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2000年的《长城》也是一篇发思古之幽情的抒情散文,该文对让中国人盲目自豪了几千年的长城进行了历史的反思和未来的展望。作者先指出,长城是一卷凄婉的历史,是民族封闭的象征和文化愚钝的标志,紧接着,笔锋一转,写到今天的长城敞开胸襟“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它将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最后,作者激情满怀地重复了那个幼稚的错误:“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这样,终于与《乡土情结》胜利会师——两文是同一思路和腔调,都是从“凄婉的历史”到“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前者只是一个陪衬,后者才是作者要“深化”的主题。如果说这样的文章跟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熏陶出来的中小学生作文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只是,语言更生动且似乎更有知识罢了。至于命题者出的几道题目我也懒得去说了,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看看,只是要做好大跌眼镜的准备。
  中国人有浓得化不开的历史情结,因为中国的历史实在太悠久了,可以说的事儿太多了,五千年的文明史,随便翻开一页都可以说上半天,层出不穷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传说、掌故、遗迹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但是说实在话,我们在发思古之幽情时,不要忘了这段历史中更多的是充满了血腥、野蛮、粗鄙和愚钝,让我们自豪的东西并不多,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反思和超越,而不是陶醉和欣赏。《长城》、《话说知音》和《乡土情结》三文均涉及到历史问题,但津津乐道有余,深刻反思不足。或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或闪烁其辞,不知所云,或矫情媚俗,不能卒读。基本上没有多少个人的经验和感情,与严峻的现实也相距甚远,显得飘渺而不真实。这些文章只适合中学生朗诵或演讲比赛上用,用作高考试卷的选文是远远不够格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命题的问题,我已经说过,题目或者太简单,按图索骥即可,或者太奇怪,叫人不知怎么回答,它们都没有什么意义,不能检测出学生的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更无从检验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造精神。这一方面是由选文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则是由于命题者本身的思想和水平的欠缺。当然更可能是,我们根本不需要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而选这样的文章以及出这样的题目刚好可以毁灭青年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没话说了,因为这恰恰表现出命题者的高超的技巧:不动声色地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轻而易举地扼杀了人们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活力。

  我早就说过,我还要说,我坚持认为,现在的语文高考试卷必将成为后人的笑柄!从基础知识及运用到作文,从古代诗文阅读到现代文阅读,从选材到命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它们不利于高考选拔人才,特别不利于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应该怎样考?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但需要坐下来好好研究,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多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它已经混乱到了什么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它已经糟糕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利用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来纠偏补弊,如何兼顾能力和素质,如何促进中学语文教学健康地发展,也可以参考国外母语考试的经验或我国二三十年代的一些做法,尽快走出一条语文高考命题的新路子。我认为,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最迫切最现实也最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事情。只要语文高考试卷的面目依旧,语文教学行为和观念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道理很简单,对付像现在这样的试卷,还需要读什么书,思什么考,书读得多,思考地深,反而答不好题目,应试训练最有效,不是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