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弱智化:高考现代文阅读批判-考试研究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19 14:34:20   


  我们来看看2002年和2003年的现代文阅读选文《话说知音》和《乡土情结》,前者是对“知音传说”的现代解读,后者则直接抒发和讴歌了乡土之恋,两文都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和体认。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两篇文章,因为两文在阐释传统文化时都存在着认识上的庸俗浅薄和情感上的矫情夸饰,两文中多次出现诸如“华夏子孙”“崇高”“纯洁”“神圣”“祖国”“民族”“神州”“炎黄子孙”等等空洞的概念,完全是意识形态话语,除了煽情和撒娇外,根本不能触动读者的灵魂,也进入不了读者的经验和情感世界。
  《话说知音》里有这样一段话:“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什么是“知音”?知音是心灵的契合和精神的和鸣,不但知道你心里想什么,还知道你为什么这样想,茫茫人海,知音难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因为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是想要的话,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熏陶”出几个来,那还叫知音吗?我看,“总是越多越好”的“东西”应该叫做“狐朋狗友”吧。《话说知音》的作者不懂得何谓“知音”,也不理解“伯牙摔琴”的人生悲怆感,而是用一种完全世俗化的感情去解读这个千古悲情,实在是隔靴搔痒,不知所云。作者还“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俞伯牙,真是可笑。他根本无法进入伯牙的内心世界,缺乏与伯牙进行心灵对话的精神高度。
  作者接着说:“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我明白了,作者“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俞伯牙继续鼓琴以获取更多的“知音”(应该是更多的现实利益)的原因是,伯牙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不能让它白白地付出,现在是获得回报的时候。然而,这只是作者自己的想法,也正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的想法——学艺是为了卖艺,付出是为了得到。然而,伯牙恐怕不是这样想的,伯牙的人生是艺术化的人生,他在付出的时候已经得到了,得到了艺术和人生的真谛,而且还得到了一个真正的知音,夫复何求?他已经“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留在人们的心中”了,后人一再为这个故事感动,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吗?作者对伯牙的劝慰不只是“唐突”,简直是莫名其妙!设想伯牙在子期死后,化悲痛为力量(中国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知音”,那我们今天的成语词典里恐怕就不会有“高山流水”这个故事了。

  《话说知音》的作者没有读懂“知音”,命题者也没有读懂,这从命题者出的几道题目可以看出来。
首先,选这样的文章本身就已经可以看出命题者的人文视野和心灵空间的狭窄,这属于精神贫血,先天不足,且不去说它。题目的设计也是那么弱智,实在匪夷所思。
  请看第一道题目: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这叫什么问题!遇到知音不高兴,那什么事情值得高兴呢?如果一定要我回答,我想到的答案是,因为知音难觅。但这样答是一分也得不到的。我们来看看标准答案吧:“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这个答案明明是在解释知音的本义,而不是回答为什么高兴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换成: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的人”,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你回答说因为钟子期“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那不等于没有回答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答案,查看原文,才恍然大悟。原文中说得明明白白:“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子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答案就是从这儿来的,只要把这段话里的两个形象化的比喻句去掉,剩下的内容稍微压缩一下,就能拿到满分。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把这段话全抄下来,能不能得分呢?这两年现代文阅读的主观题的回答已没有字数规定了,照理,也应该得满分。那么,这样的题目究竟考学生的什么能力?究竟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再看第二道题目: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答案:(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是作为本质上是精神存在的人类的普遍心理,为什么一定要扣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帽子呢?人是注定孤独的,这跟生活在什么文化里没有关系。不要动不动就华夏子孙、炎黄子孙的,听着就别扭。原文中说“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倒还说得过去,而题目里上升到“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就没有必要了。再来看看答案,第一点是在原文中的“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这句话里嵌进“华夏子孙”一词,如果明白现代文阅读的答题就是遵循这样一个游戏规则——不允许有自己的理解,只要找现成的语句组装一下,那么,这一点是很容易回答的。第二点就有点勉为其难了,原文中的确提到一些古代典籍,但考生一般不知道这个居然就是答案。其实,如果把这个题目换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代诗文里提到这个古老的传说?”恐怕能激起学生作更广泛和深入的思考。
  再看第三道题目: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答案:(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关于“越多越好”的问题,上文已经说过。我现在要说的是这道题目同样是一个非常弱智的题目,因为根据原文的内容,特别是原文第四段开头的“更何况”的提示,作者的两点理由很容易找到,稍微组织一下,就能答出来。这样按图索骥、寻章摘句式的解答题目有什么思维密度和思想含量可言?我不知道阅卷时怎样拉开差距,恐怕只能凭借与标准答案的文字出入来评判得分的高低吧,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无聊了,而且也极不公正。
  其实,这道题可以这样出:作者“唐突地劝慰他”的两点理由能不能成立?谈谈你的理解?
  我们的试卷中为什么看不到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呢?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