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祥林嫂的死因探索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8-12 08:21:57   

祥 林 嫂 的 死 因 探 索
摘  要  文艺评论界对鲁迅先生的作品《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因已做了严谨而细致的研究,此文中就祥林嫂的死因中的个人因素、主观意识从人的自然性角度加以分析。
关键词  鲁迅 《祝福》  祥林嫂死因   自然性  报复心理
【正  文】
      任何一个民族在历史转折紧要关头,都需要巨人。它要巨人参与和鼎助自己的转折,也需要巨人来思考和记录自己的转折。鲁迅,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换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用小说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伐,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时代在他的小说上刻下深深的烙印,他的小说也反过来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历程。
      小说《祝福》发表于1924年3月《东方杂志》第二十一卷六号上,后选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为彷徨的首篇。它描写的是以勤劳朴实的农村劳动妇女为主角的一出平凡而悲惨的社会悲剧。小说以“祝福”开始,以“祝福”结尾,期间贯穿了祥林嫂的一生。众所周知,祥林嫂死了,那么她又是怎么死的呢?
  关于祥林嫂的死因,在今天对鲁迅研究的进程中文艺界的先哲们大多提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祥林嫂“被迫害惨死在祝福时的雪地里”;一种认为是祥林嫂的自杀。
  关于死因的探索,电影《祝福》的处理是:祥林嫂最后是由于又冻又饿,倒毙在风雪交加黑夜的野外。由于编剧们给予祥林嫂了这一结果,后来一些专著也沿用了这一论断(《中国现代文学教程》318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现代文学教程》39页,陕西人民出版社,廉文澂、戴克强著;《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唐弢著),认为祥林嫂最后是“惨死在祝福时的雪地里”。但就原作来看,是找不到依据的(原文中“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原文并没有道出祥林嫂死的具体地点和时间。
  还有另一种观点是祥林嫂的自杀。祥林嫂在那个社会中别无生路可走的情况下,最后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祥林嫂被从鲁家赶出之后,体力衰竭,更重要的是鲁镇人视她为不洁的异物,谁也不再去同情这个可怜的人,与其慢慢的濒临绝境、冻死饿死,倒不如尽快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对于一个常人来说是需要绝大的勇气的,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艰难的挑战,然而从祥林嫂在原文中体现出的“贞节观”(哭着喊着不再嫁,在香案上把头撞了一个血窟窿)可以看出她肯定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人。个性要强的她在万念俱焚的情况下会不会毅然从容的面对死亡,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她不愿去强颜欢笑的苟且偷生,而是做出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个选择    结束生命,主动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
  对于祥林嫂的死,在教完《祝福》之后,一个问题在脑海中遗留下来,那就是祥林嫂到底对当时的社会有没有疑惑?到底有没有反抗?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下。
  祥林嫂在文中的第一次出现,便郑重其事的向“我”这个读书人询问“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这个问题。那么,不妨在这里我们挖掘一下此句话的言外之意,也就是潜台词是什么?对于此,大多数研究者是两种观点:一种是“希望有灵魂”,一种是“希望无灵魂”(原因在教学参考书中已出现,在此不做赘述)。而在此我私下以为:祥林嫂在这里应该是早已考虑到“死”了,也已经打算去从容的面对死了,只是在已经背离鲁镇所有人的情况下,在“我”这个也和鲁镇气氛不能相容的所谓的知识分子面前来寻找一丝平衡罢了。教育论文在线 http://www.lw26.com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考虑,祥林嫂作为一个所谓“封建正统”的背离者,她在即将面临死亡之时想得到的就是一丝安慰,可鲁镇所有人都抛弃了她,教参和辅导资料上说,就是“我”在此时也没有给她“生”的鼓励,可见“我”的软弱。我认为这样的解释在此有些勉强。一个健全的人,从人的本性考虑,“死”的念头在心中已埋下根源的祥林嫂会因“我”的劝说去再次燃起“生”的希望吗?这种解释显然过于牵强。
      从小说里提供的时间线索来推断,祥林嫂的死应该是鲁镇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或十二月二十五日夜里,而鲁四老爷家的祝福应是二十六日或二十七日“五更将近之时”,鲁四老爷对她的死是很恼怒:“且走且高声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      这可见是一个谬种!”可见封建权威对她的死持否定的态度。如果她是一般情况下的冻死与饿死的话,鲁四老爷反应不会那么强烈。“偏偏要在”     可以看出:鲁四老爷对她的死亡时间极端排斥,而这个时间又恰恰是死者自己的主动选择。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刻、为什么选在这个“天地圣众享受牲醴和香烟”的“祝福”时刻?教参资料是这样解释的:以祥林嫂的死与“祝福”的热闹景象形成对比,突出个人命运悲剧主题,揭露礼教的残酷和“吃人”的本质,祥林嫂在“祝福”日子中的死是情节发展的需要。
     “死”既然为主动选择,我们不妨在这里抛开社会的因素,从自然性的角度去分析,我在回答祥林嫂的问话之后,马上便“心里很觉得不安逸”(“我”已预想到祥林嫂会死),想到“我的回答怕于她有些危险”。而且 “我的不祥预感愈加强烈了”,可见,祥林嫂的死“我”早有预见。当长工告诉“我”死因之后,“我”在这里准知道她应为自杀。为什么“自杀”?我们来想,当祥林嫂她自己悟出社会(鲁镇的人们)对她不公平时,她会不会对她“生活环境(鲁镇)”有一丝埋怨呢?应该是有的,从祥林嫂的潜意识层出发,既然即将面临生命的终结,又为什麽不选择在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呢?既然鲁镇的人抛弃了自己,又为何要鲁四老爷们一定去欣享“祝福”的那份瑞气呢?祥林嫂心底深处升起的报复心理可见一斑。
       在祥林嫂的生命终了之后,“我们”都陷入了“惶惶”之中,感到“负疚”与“不安”;“鲁四老爷们”骂了一声“谬种”之后,来年的日子会不会因祥林嫂的死而沾上了一丝“晦气”;鲁镇的其他人们会不会因此而把“祥林嫂”日常中的表现永远的定格在他们的记忆里呢?那也就要从今天我们的心理分析,我们意识中的心理存在,要么是最好的,要么是最坏的。祥林嫂就是抓住了鲁镇人的这一心理特征,她悲剧的死在“鲁镇”人的心里像恶性肿瘤一样时时存在。今天,她的冤屈才得以昭雪,她将作为一个不朽的悲剧形象永远刻印在我们每个人的意识里。
 
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小说史》    杨  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唐  弢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程》廉文澂 戴克强 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悲剧心理中的自然性》丁兆伦  《文史知识》1988年第4期
    《精神分析学运动史》  弗洛伊德  著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