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优化课堂教学反馈是指导学法的杠杆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26:30   

  习惯上,我们把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的综合性练习检查称为反馈,作为评价这堂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是完全必要的,但课堂教学反馈的意义还远不仅仅如此。课堂教学反馈既指向阶段性的结果评价,也呈现反馈的过程轨迹。它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等诸方面。

  本文仅就优化课堂教学反馈与指导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这一问题进行阐发。

  一、课堂教学反馈的简述

  1、理论浅析。反馈,即回授,泛指消息、信息的返回。原本在电路中,把输出端信号能量的一部分送还输入端的过程,使输入信号强度增强的称“正反馈”,减弱的称“负反馈”。

  课堂教学反馈,是特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它的输出和回授、增强和减弱、顺应和调节都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教与学主体双方信息传递和回授都是有选择的,有差异的,有能动作用的。

  从哲学观点看,教与学、输出与回授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的结果;从皮亚杰、桑代克的教育理论看,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学习;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整个课堂教学就是信息场,师生均处在教学信息场之中,整个过程就是信息流,信息的输出、传递、反馈,调节和再输出,不断交替上升。

  2、实践意义。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必然结果和客观存在。如果只有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将信息输向活生生的学生这样—群教学对象,而没有从学生那里回授反馈信息,那么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教学。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调节自己原定的教学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指导学生的学习。

  同样,学生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敏捷地回授来自教师,包括自己的同学指导学习的反馈信息,或者克服思维定势、改弦易辙;或者增强自信力、径情直遂,才能使亲身经历的感受和学习经验的积累更具有积极意义。

  毫无疑义,重视课堂教学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真正成为指导学法的杠杆,也是真正把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3、主要内容。课堂教学反馈,应主要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等几方面的信息;传递的要素可以是语言表达、书面作业、学具操作乃至肢体语言、情绪以及课堂气氛等。涉及的时空主要是当堂的,有时拓展到课外,如回家作业的讲评、课后实践操作的指导等。

  4、主要功能。课堂教学反馈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评价功能。课堂教学是以某个学习内容和项目展开的,教学反馈的信息流贯穿于教与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会主动地、不同程度地修正自己教与学的方法和教与学的策略,所以调节和评价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尤其要强调的是,课堂教学反馈的调节和评价功能,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起到积极的作用。

  制约课堂教学反馈主要功能的诸因素中,作为信息传递和回授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反馈的增强和减弱、顺应和调节等。就这个意义而言,优化课堂教学反馈是指导学法的杠杆。

  二、课堂教学反馈的特点和优化策略

  研究课堂教学反馈的固有特点,找准指导学生学法的这根杠杆的支点,积极发挥课堂教学反馈的功能,把握影响这个功能发挥的关键,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1、多样性的教学反馈和选择性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反馈不是杂乱无章的,也不是如同镜面反射。由于参与学习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同、思维品质不同、学习动力不同,他们在摄取信息方面具有选择性,因此,课堂教学反馈亦呈多样性。

  作为教师不仅要事先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激发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及时调节教学计划,以适应学生探究学习的需要,那怕是多花费一些时间,也要广泛地全方位地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感知,这正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良好契机,也是选择性教学策略的出发点。

  【案例一】五年级长方体体积是小学数学中较典型和传统的几何教学内容。教师在宣布课题后,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木块(每个正方体小木块1立方厘米)搭成长方体,看一看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在原定3分钟教学时间之后,部分学生操作所搭成的长方体数量太少,不足以形成长方体体积及其体积计算的感性体验。这时的教师可以有几种选择: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由,宣布学生停止操作,静听教师的指导;也可以让聪明的学生和盘托出长方体体积公式;还可以让遇到困惑的学生翻书看个究竟,这样的方法许许多多,枚不胜举。

  但颇有执教经验的某老师认为动手操作建立表象,探究和掌握公式来源十分必要与重要,不能草率结束学生的操作活动,要毫不吝啬时间让学生充分实践,他调整了原先的教案,增加了操作时间,鼓励动作慢的、搭的形体变化较少的学生,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周围同学的操作,可以参与他们一起操作,也可以在同学的启发下,树立信心改进自己的操作,让学生体会、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整个课堂顿时又活跃起来,正是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了。据当堂情况统计,搭出的长方体约有18种之多。老师从学生的情绪中感受到学生已进入“角色”,“一本正经”地在发现规律,研究公式。从所搭形体的“各异”到导出公式的“同一”,殊途同归,使绝大部分同学沉浸在快乐之中,增强自己能学好的自信心,同时也说明了反馈的多样性为指导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案例二】数的整除复习课一开始,学生自告奋勇地在黑板上和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下了与整除有关的概念50多个,这么多的关联引起来自各区县观摩教师的惊叹。

  这是全市性展示课上的一个情景。某教师一改“复习概念——巩固练习——综合练习”的被动式复习课型的教学模式,采用认知构建复习模式,即让学生“再现知识(呈现原有认知结构)—→整理知识(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运用知识(调整为稳定的认知结构,在运用中弥补自己知识掌握和能力水平上的缺憾)”。

  因为教材的内容大多是按学生认识规律为基础、以知识发生、发展的内在演绎逻辑编排的,所以,分单元教学后,学生头脑中所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大部分呈线状的知识链,即纵向联系多、横向联系少。正如复习一开始所呈现的大约50多个概念,是多样的、杂乱的、零碎的,不连贯的。学生在这个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有必要理一理”的心理倾向和学习行为的需求。所以,复习课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构建网状的或者立体的知识结构,并且使这个结构日臻牢固和稳定。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