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数学活动能带给我们什么——小学数学国标本第七册P26—P27《角的认识》案例与反思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6 00:26:28   

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就会变得十分进入角色。其实他们每个人都喜欢课堂学习,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爱热闹。要是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一本正经地坐着,动也不动,那还能叫是孩子吗?那还能称之为课堂吗?老师的责任在于如何把学生的活动引导到正轨上,而不是扭曲在无谓的条规中。

  小学数学国标本四年级有一单元是《角的认识》,每一节课学生都要准备量角器、三角尺,于是,每次在课堂上都会听到学生玩弄塑料片后撞击的声音,我想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感到无聊,用量角器、三角尺代替玩具,增加课堂的乐趣;二,无意之间的摆动,拿到什么就玩什么。怎么办呢?如果一味地让他们坐端正,不做小动作,他们能做到吗?教学效果会理想吗?思考再三,与其不让他们玩,到不如让他们玩个痛快。于是,在这个单元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数学活动。

  [案例1]拼角

  你知道这些三角尺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吗?

  想一想,如果充分利用这两块三角尺,你可以拼出哪些角?

  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带给学生是无尽的思考以及思维的撞击,他们在从最初的30度、45度、60度、90度,想到75度、120度、150度、105度、180度、135度,然后在我的一句“难道除了这些角就再也不能拼出其它的角了吗?”反问下,学生又开始了自发的操作及讨论。“15度”,一个学生惊叫了出来,显得异常地兴奋,渐渐地,他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上完课后,我在思考,如果让学生用三角尺去画角,那画的角岂不是更多。

  [案例2]折角

  给每位学生发一张正方形纸。

  在这张纸上有哪些角?你能用这张纸折一个直角吗?

  学生折的方法有很多,如:

  

  你能用这张纸折一个45度角吗?学生很快折了出来。

  你能用这张纸折一个30度角吗?

  这时的学生已经没有人闲着了,他们折呀,量呀,其实这时他们中已经有人知道要折30度的角,可以把90度的角平均分成三份,但是他们又在为平分三份为难,于是有人用三角尺的30度量,也有人大概地把它分成三份就算了。最后只能请教书本:

  

  虽然在这次的折角活动中,没有学生能准确的折出30度的角,但是他们的思维并没有停滞不前,对他们来说,这已是一种进步,一种收获,一种成功,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满足。

  

  [反思]

  单一的数学教材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这时数学活动就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生是好动的,既然这样,那我何不顺水推舟呢,还学生一个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情感都是大有益处的。

  一、 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不仅能成功地促进他们的多元发展,而且这本身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具体体现。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 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 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 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 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案例一中三角尺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学具,但是很少能这么细致地去研究过,能利用他们身边看似平常的东西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道具,让他们感到问题来自自己身边, 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在彻底研究了一翻三角尺后,学生回过头来,突然感到:原来三角尺有这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这时如果注意观察的话,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又如,案例二中虽然学生没能折30度的角,但是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学习的欲望确是显露无疑。

  二、 有助于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创新意识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认知发展,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要加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和创造空间,以激活学生的主体思维,形成新的教学成果。适当的数学活动就能帮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拼一拼,折一折,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外在的动促进思维的动,以实物代替抽象,达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认识和完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案例一中,学生在拼15度角的时候,虽然大废了一翻周折,但最后的发现也着实让他们兴奋了一回;又如在案例二中,学生折30度角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他们能积极地思考,进行各种尝试,成功不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成长起来的吗?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学中做,做中学,思后做,做后思,获得了属于他们每一个人的自由思维空间,思维丰富了,完善了,创新意识也就提高了,这将为每一个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调动手脑结合,培养动手能力

  实践性是数学活动的鲜明特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可以使学生手脑结合,心灵手巧。“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苏霍姆林斯基语)在活动课中,教师应善于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从学生的知识需要及兴趣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多组织一些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剪剪、拼拼、折折、量量、画画、算算等充满“游戏”的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学习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寓学于“做”,“做”中有学,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有趣,才能把动手与益智做到有效结合。

  写在后面的话: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才是适合于21世纪新型人才。

  当然,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帮助,那么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并达到正常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 ,弥补缺陷,转变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数学,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充分展示《新课程》所赋予我们的内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