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解读高考数学中的阅读理解问题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1 03:54:34   

当选的人数为( )

      

解析:第1,2,…,k名生是否同意第1号同当选依次由确定(表示同意, 表示不同意或弃权),是否同意第2号同当选依次由确定,而是否同时同意1,2号同当选依次由确定,故同时同意1,2号同当选的人数为,故选C。

这类问题涉及知识面广、开放度高、灵活性强,能够很好地考核考生利用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平时结合所的知识多联想和多类比,注意知识的活活用,才能够处理好这类问题。

六、阅读试题提供的新定义、新定理,解决新问题

高考试题有时还会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和提出新问题来考查考生的习新数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利用所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大多没有在以往的复习资料上出现过,背景相对公平,正是高考所追求的理想题型。

例10(2004年北京市高考试题)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

已知数列是等和数列,且,公和为5,那么的值为       ,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公式为       

解析:这是一个新定义问题,题材对于每一位同都是陌生的,重点在于考查习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和由“等差”到“等和”的类比能力。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不难得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