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数学论文 → 文章内容

探究性教学的反思和实践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12 8:25:49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给了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运用探究性教学的方法,反思实践过程,我对探究学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第一,从效率来讲,不是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探究学习来掌握知识的,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会降低教学效率。第二,从运用范围看,只有当新知识、新概念的学习与形成,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实践经验很接近,这时才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内容。第三,从实践经验看。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不能实践操作的,就不能建立有效的假设,如果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变成一种盲目乱猜。第四,从知识能力看,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任何探究都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阅历都十分浅显,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鉴于以上认识,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探究教学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设疑激趣。

亚力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探究性学习中,“问题”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有问题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如在教学“年,月,日”中首先询问学生的年龄、生日之类的问题,而后提出一个问题:有一个13岁的少年到今为止只过了三个生日,其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看似“荒唐”的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矛盾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又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有一批学生外出参观,他们要排成2路或3路或5路纵队,每路纵队的人数必须相等而没有多余。让一个学生任意报一些数表示这批学生的人数,其余学生和老师判断这样的人数能否排成2路、3路或5路纵队,比一比谁又对又快。结果每一次,参赛学生都分工合作,又用纸、又用笔忙得要命,而老师却镇定自若,报数学生刚说出一个数,判断结果就脱口而出,几次下来,学生们不得不服,这时,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像这样的例子在数学教学中真是数不胜数,创设探秘的情景,善于抓好时机,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和探究热情。

二、适时引导调控。 教育论文在线 http://www.lw26.com

探究学习中,师生是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协作者和合作者,学生在以小主人的身份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和调控。尤其在探究的初步阶段,决定探究方向、收集处理信息、组织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成果等诸多环节,均需要教师悉心指导;有时帮助学生提炼主要问题,有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时帮助学生归纳矫正,这时教师的引导在于能有效地提高效率,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再如在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主动加入学生的研讨、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点滴启发,会使学生拨开云雾,思维豁然开朗,如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师给出一个问题解决的材料,现在有一个比萨饼,如果切10刀,最多能切出多少块大大小小的比萨饼。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去画一个大圆代替比萨饼,然后用直线代替切刀,先试切一刀、二刀、三刀……等等,学生动手创造,最后结论可能是五花八门的。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介绍他是任何切的,怎样切才能使分出的块数最多,并在学生越切越复杂,越数越繁时,适时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并验证结论,从而将探究学习推向深入。教学中教师如果放弃适时引导的权利,只会使探究成为形式。

三、重视操作实践。

教师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操作实践中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这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落实。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有些教师虽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推导,但放得还不够,学生稍作推导后,就让学生说公式,而后拼命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殊不知,绝大部分同学通过一会儿的拼、摆、剪是推导不出的,教师不能看到有一小部分的优秀学生会了后就让他们说,应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明白公式的来源、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广阔的、开放性的时空中有效地操作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思考的果实。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第一、让学生充分自由的探究公式的来源,可以将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也可以将圆转化为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甚至是近似的三角形,不拘一格,全方位探究;第二、向课外延伸拓展。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去探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如,课外实地测量并计算一棵树干的横截面积、在学校操场上画一个圆算一算够不够班级学生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等等,让学生展开想象,提供解决问题的设想方案,推导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积极的反馈评价。

探究活动后的评价是探究活动的继往开来,积极的反馈评价能深化探究过程,再次体会探究乐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反馈评价可采用自评、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积极的评价要克服评价的片面性。

如在教学计算“进位加”时,有的教师片面强调算法多样化,甚至人为地假想出多种并不符合学生实际的算法,而忽视了算法的优化,致使一部分学生头脑中一片混沌,有的仍用原先一个一个数的方法,失去了探究的意义;也有的教师在反馈评价中采用“一刀切”,忽视了小学生认识发展水平的差异,后进生几乎尝试不到成功的乐趣,甚至会失去探究的信心和勇气。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策略,针对差异,分类指导。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认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认知策略作适当的评价。如发现的解决问题的规则是唯一的吗?还有更好的吗?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吗?是否简洁、最优?让每个学生通过评价学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从事科学探究的体验和技能,并通过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 上一篇文章:农村写作资源的认识与开发
  • 下一篇文章:学语文,练三功
  •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