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及其工程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46:43   

  因此,土地沙漠化危害严重,已是目前制约西藏经济振兴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巨大障碍,也是一些地区实现脱贫的关键问题之一,严重危及到其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国防地位,是特殊的民族区域,在我国的生态、资源、社会发展与国防安全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使得其沙漠化防治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藏的沙漠化防治,已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不仅仅是区内整治国土、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牧业综合开发等的重要措施,更是国家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的一件大事,必须充分认识到西藏沙漠化防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尽早尽快地开展西藏的土地沙漠化防治。

3 西藏沙漠化防治及其工程建设问题分析

  尽管开展沙漠化防治十分必要、紧迫,但由于西藏自身财政困难、资金积累能力差,加之沙漠化防治投资大、周期长,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其沙漠化防治任务,必须依靠外部的投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故西藏应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给予的资金与政策支持,积极开展区内沙漠化防治的各项工程建设,力争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为西藏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有益的生态环境基础。

3.1 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基本对策与措施

  考虑到西藏的自然、社会与经济条件,根据国内尤其是相关地区土地沙漠化防治的成功经验[8~9、12~16],针对沙漠化的成因,西藏的土地沙漠化防治应采取八条对策、通过两个途径、利用四项技术和实施六种措施,具体可简述为:

  八条对策。即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压力;压缩牲畜头数,减轻草地压力;保护植被,严禁滥伐滥用;扩大林草比重,建设防护体系;提高生产水平,进行综合防治;整治沙化土地、治理各种沙害;改变能源结构,解决燃料问题;循序开发,防止土地沙漠化。

  两个途径。两种途径是指植被的自然恢复和人工培育植被,二者各有特点和适用条件,应将其合理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沙漠化的防治中,其中在近期总体上应以采用自然恢复植被途径为主,辅以人工培育植被途径。

  四项技术。指改革土地利用方式,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封、造、管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防、治、用相结合,走产业化治沙道路;科学分区划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六种措施。在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中,还应辅以实施相应的管理、政策等方面的措施,以保证沙漠化防治的顺利进行,如尽早纳入政府规划与计划,尽快启动防治工程;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保证防治投入;制定和实行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治理和开发沙漠化土地;强化政府职能和加强领导,完善机构设置并归口管理;重视基础研究和示范建设,提高防治建设速度与成效;深化沙漠化防治宣传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和依法治沙等。

3.2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问题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沙漠化防治一般都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来进行,近期西藏沙漠化的防治其实就是西藏的“西部大开发”中沙漠化防治工程的建设。

3.2.1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全局性原则。应丛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西藏“西部大开发”中开展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能仅把其看作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更要把其与保障政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甚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这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建设工程,国家应加大对该项建设工程的资金与政策支持,使其能顺利开展和完成。

  阶段性原则。西藏的沙漠化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工程,应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具体应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特别是要坚持先搞好建设规划设计和试点示范,使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能持续发展下去。

  保护性原则。西藏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另一方面鉴于西藏自身的条件和土地沙漠化的成因与态势,其建设工程也应以防止和防护工程为主,以保护性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统筹西藏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

  科技性原则。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加上原有治沙工作基础薄弱,把科学技术作为其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先导至为重要,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好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做到科学治沙。

3.2.2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建设模式:坚决调整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仅是公益性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传统定式,而应是以此为基础,把其同时看作是各项农业开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工程,由此将西藏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和开展起来。

  建设性质:从西藏自治区的实际出发,一定要认清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所具有的保护性特点,在防护、治理与开发利用三个方面中,充分重视沙漠化防护工程的建设。

  建设内容:目前要以为西藏进一步发展提供必需的生态环境基础为目的,抓紧建设一批重大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项目,由此带动全区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发展。

  建设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包括规划设计、投入和政策保障相结合的新机制,提高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加大和保证对该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和严格加强投资管理,并在该工程建设的统筹规划、要素投入、管理形式等方面提出和实施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以保证西藏土地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投入与效益水平。

  建设区域:应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集中力量的进行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建设,其中具体初期以“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为建设重点,尔后以藏北草地沙漠化防治为主体。

3.2.3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总的目标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推进西藏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力争在数十年内初步解决其沙漠化问题,建立既能防止土地沙漠化又能促进全区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为西藏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和山川秀美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到 2010 年前,应以保护为基础、防治为中心,开展以重要城镇、主要沙害地段与重点地区的沙漠化防治为主的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初步遏制沙漠化发展的趋势;2010~2020 年,全面开展全区的沙漠化防护工程建设,基本根除人为沙漠化过程,并开展主要地区的沙漠化治理工程,全面遏制着西藏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发展势头,初步使西藏沙漠化开始逆转;2020~2030 年,进行沙漠化防治工程的全面建设,力争全区的沙漠化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大面积的沙漠化得到基本控制,重点建设区开始步入良性循环。

3.2.4 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优先项目与建设重点

  根据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目标与任务,其优先建设项目包括:藏南沙漠化土地防治工程建设;藏北沙漠化草地防治工程建设;藏西北沙漠化草场防护工程建设;藏东南沙漠化土地整治与开发建设;西藏沙漠化防治重点县建设;西藏沙漠化防治试验示范区建设。

  依据上述优先建设项目,近期西藏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重点是:拉萨河下游沙漠化防治建设工程;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沙漠化防治建设工程;朋曲流域沙漠化防治建设工程;藏北草地沙漠化防治建设工程;藏西北沙漠化草地防护工程;西藏沙漠化防治试验示范区建设工程;西藏城镇沙漠化防治建设工程;西藏公路与水利沙害防治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