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2-04 18:58:45   

  活动课程有多种,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学科活动课程,是配合学科学习而开展的单科性兴趣小组活动、科技制作活动等。二是综合实践课程,是以社会问题、生活中的问题为单元组织的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三是规定性活动课程,诸如劳动课程、技术课程、班队活动、共青团活动、军训、实习等。无论哪种类型,活动课程都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避免活动课程的学科化及其实施的教学化。

(四)自我发展课程

  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发展,但人的发展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不是知识量的增加,智力、能力的提高,道德人格的完善,而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因的发展。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发展“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授人以自我发展的“发动机”和“金钥匙”,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质量和功能范围。为此,必须设置一种自我发展的课程,使它能够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使学生掌握自我发展的策略和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分析批判和不断超越的精神,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类课程有偏重价值理想教育的,如自我意识教育、自我实现教育;有偏重策略方法的,如学习策略教育、科学方法论教育;有偏重能力培养的,如创造力开发、交往能力培养;有偏重技能获得的,如信息技术教育、文献资料的收集、处理技能教育等。

三、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在组织形式上的特征,它反映了课程内容以何种组织形式呈现。课程能否体现它的创新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结构是否有利于师生创造性的发挥,能否为学生的创新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传统的课程只有单一的学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几经调整,但整体结构尚没有优化,还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重视分科课程,忽视综合课程;重视正规课程,忽视隐性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等种种偏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针对当前课程结构中不利于创新教育的缺陷,在优化课程结构时,要突出强调以下几点:

(一)加强综合课程的建设,淡化非工具性的分科课程

  科学发展的趋势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统一,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他们既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同时又能够深入钻研某一专业领域。因此,合理的学科结构是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统一。

  但对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而言,主要是使学生具备生活的综合基础,包括运用工具的基础、做人的基础、审美的基础以及健身的基础等。由此出发,决定了学科课程中,在保证工具性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的核心地位的情况下,淡化其他非工具性学科的分科意识,改为综合课程。如小学可以开设语文、数学、自然和自我发展课程,其中小学的自我发展课程重在生活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中宜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修养(政治课、法律课、品德课的综合)、社会科学基础(历史、地理的综合)、自然科学基础(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艺术课(音乐、美术、舞蹈、艺术欣赏的综合)、自我发展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初中的自我发展课程,偏重于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高中在文理渗透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根据文理分科情况,文科学生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分科课程,自然科学采用综合课程;理科学生以自然科学为分科课程,人文社会科学采用综合课程。除此之外,文理科学生均开设作为综合课程的科学方法论、创造思维训练课等自我发展课程以及信息技术课程。

(二)加强活动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

  学科课程本身的优点是便于学生系统高效地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但缺点是具有封闭性,与现实生活相脱离。所以,为了打破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我们构建以实践活动为核心的活动课程,并有机地使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趋于统一。

  活动课程不是课外活动的替代物,它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但真正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最为有效的是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科课程和其他活动课程相比,综合实践课程具有更强的综合性、经验性、生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综合实践课程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心,学生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强化公民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与体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创造欲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三)以隐性课程为“底色板”,开发校本课程,谋求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结合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是国家教学计划明确规定的正规课程,虽然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执行的力度不够,但在课程改革中都有提及。历次课程改革唯一忽视的是真正成为学生经验的隐性课程。对隐性课程的开发,可以与校本课程建设联系起来。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是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长期以来,国家课程占支配地位,课程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地方、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和管理上无权或权限极小。借鉴世界课程改革的经验,我们必须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当然,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有多种,但我们认为,最具“校本”特色的课程则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学校别具一格、富有个性的校园环境,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学校的校风,社区的环境和需要,都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底色板”,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要充分认识、挖掘学校的优势、特色和潜在的隐性课程,开发具有鲜明个性的校本课程。

(四)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创设具有个人特色的课程表,促使学生个性尽可能充分发展 课程按其实施制度,可以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基本上是必修课一统天下,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统一的课程,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为了突破单一的必修课的课程制度,给学生更多选择的自由,我们认为,必须在学校课程结构中确立选修课制度。

  必修课是指国家统一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必修课以核心的工具课程为主,兼顾自我发展的课程。选修课着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它以发展类课程、活动课程为主。选修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限定选修课,即把有关课程分为几组,规定学生必须选修其中一组,或在各组选择一、二门课。限定性选修具有必修和选修的双重性质,主要是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保证学生获得与其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教育。另一种方式是任意选修课,即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的发展和未来职业意向的考虑,自由选择课程,甚至允许跨年级选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