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重回历史现场——影片在台湾史教学的运用实况及其限制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8 13:59:35   

  
  
   大纲
  
  壹、绪论
  一、 「影视史学」的相关论说
  二、 「影视史学」课程的可行性评估
  贰、 「影视史学」课程的计画----以台湾史为例
  参、 剧情片部份(一)(二)-从《无言的山丘》到《多桑》中淘金梦碎的台湾郎及
   其对统治者的认同问题
  肆、 剧情片部份(三) -《香蕉天堂》与1949年以后外省族群的流离失所经验
  伍、 结论
  
  
  壹、绪论
  
  笔者多年来运用影片辅助教学,早期因为对于影片的搜集不多,加上学校在媒体设备不若现在,所以顶多一个学期放映如「河殇」一类的影片,当作教学活动的点缀。逐渐的由于感受到整个大环境对于历史课程的「排斥」,加上自己长期教授共同科,与各科系的同学的互动经验,深觉需要在课程内容上有所变化外,教学的工具也应更多元化,加上坊间也开始有些影片可作为参考,于是影片教学逐步成为笔者课程中的重要部分。
  
  就在笔者思量着如何让此种型态的课程更「名正言顺」,除了不断的搜寻适合上课使用的影片之外。更重要的是读到周良楷先生有关「影视史学」的相关论述 ,才发觉原来此种型态的课程早已行之有年,笔者因此更得激励。
  
  承蒙受邀参加此次的历史教学研讨会,笔者明知周良楷先生已发表多篇相关论述 ,但基于分享个人教学心得,以及希望藉此能与同道先辈多所学习,于是不端浅陋的写成此篇。其中涉及电影专业部份的讨论,尚属初学,还望多所指教。
  
  一、「影视史学」的相关论说
  
  「影视史学」在台湾各大学历史系中成为课程,是由周梁楷先生在1990年在中兴大学开始 。周先生并陆陆续续发表相关论文介绍并探讨之。「影视史学」( historiopoty)这名词由美国史家怀特(Hayden White)于公元1988年首创,这名词是相对应于传统的「书写史学」( historiography)一词,定义是「以视觉的影像和影片的论述,传达历史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 。至于将 ‘historiopoty"的中文译为「影视史学」则是周梁楷先生,并将之扩大为「影像视觉」,涵盖:(一)「以静态的或动态的图像、符号,传达人们对于过去事实的认知」;(二)「探讨分析影视历史文本的思维方式或知识理论」 。
  
  「影视史学」的出现,当然是因为电视与电影的发展已经对于历史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以美国为例,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大多数美国人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从历史题材的影视片中得来的。此即如美国史家格尔达o勒纳( Gerda Lerner)在1982年提到的:「电影和电视深刻影响了人们与历史的关系,这一点在近几十年里最为明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柏纳学院历史系主任马克o卡尔尼斯( Mark C. Carnes),在其所编的《幻影与真实:史家眼中的好莱坞历史片》(Past imperfect: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movies)一书的〈前言〉中,引述戈尔o韦达(Gore Vidal)所说:「我们终将承认,教育体系在引介历史传承的功能中,将会逐渐褪色;最后,年轻人是靠电影来了解过去的。」所以「对于失忆症横行的美国,好莱坞的历史就是唯一的正史 」 。
  
  电影真能取代历史著作吗?马克o卡尔尼斯( Mark C. Carnes)说:「好莱坞的历史完全是另一码事,电影里说的故事跟正史有好大一段距离」。「电影跟戏剧、小说一样,可以激发想象,娱乐大众」,「是绝对没有办法取代广泛搜集材料、缜密推理分析的严谨历史著作」。但是「电影独特的叙述能力刺激了大家想要跟过去对话的企图」,何况「有的时候,电影人却胆敢以他们的创作,宣称这就是最『准确』、最『真实』的历史,许多观众也信以为真」 。
  
  影视既有如是魅力,历史学者如何面对此趋势?马克o卡尔尼斯( Mark C. Carnes)就说:「观众或许不该全盘接受电影的宣传,但也不该弃之如敝屣,而应该把它们当做是可以进一步探索勾沉的邀请函」。建议:「历史老师可以因势利导,让沉迷在电视里的年轻朋友,从《甘地》、《黑潮》中得到不少好处」 ;《电影与历史》的作者法国年键学派史家马克o费侯(Marc Ferro),即是最早将电影视为历史媒介及资料的学者之一。他还曾参与为电视台制作历史影片的拍片计画。而如是影像的实务与学术经验使他得以突破历史理论的思考领域 。他就说:「最新的趋势是利用影像做为记录的工具,运用它来撰写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 。因为:有很多影像的调查报告都藉助了当事者的记忆与口述来为历史做见证,电影也因此算是尽力撰写了一部非官方的另类历史,它多少终于挣脱了文字的枷锁,因为其实书面文献往往只是官僚的片面之词罢了。正因为电影如此积极扮演与官方历史对立的角色,所以,它也就成了历史的使者,并且对意识的提升有绝对的贡献。
  
  马克o费侯(Marc Ferro)认定「在消费影像的社会中,影像已成了史学文献与历史学者」。所以,「证明三十年来(迄1993年),史学家试图教导人民解读和聆听影像讯息的用心是正确的」 。周梁楷先生更十分肯定的说:「影视史学在二十一世纪势必形成崭新的史学理论」,他呼吁「有心的学者应该共同耕耘,至少也请张开双手迎接它的来临」 。
  
  二、「影视史学」课程的可行性评估
  
  以前,有人出过「如果教室像电影院」的作文题目。而今,像电影院的教室已然出现,「媒体教学」也蔚成风气,学生们除了面对所谓「三板」(黑板、天花板、地板)教室,及听着教师「口沫横飞」,看着教师「比手画脚」之外,有了更多的选择。特别是历史课程,藉此既能回到历史现场,甚至让当事人现身,那样的说服力,当然强过老师的千千万万倍之多。
  
  但教材的适合性、公开播放的合法性、学生阅听的习惯等,则需要更进一步研究思考。至于有关「公开播放的合法性」议题,由于「公开播映版」的影带售价极高,非每个教师个人财力所能负担,而应属学校相关单位之责。本文就暂不论及。
  
  「影视史学」成为课程,既如前论有其必然性,然身为历史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仍需就其可行性评估。特别是在各学校的媒体教学设备是否齐全,教学影片的搜集选择运用是否适当,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因素。学校的部分按学校状况而异,影片以及学生部份,以下逐一厘清讨论。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