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脆弱的孔夫子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8 14:10:01   

  


  谈论孔子性格中的弱点是危险的,各种人的反映可能不同,但最后的问题可能是一致的:谈孔子的个性缺点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以为,如果我们还把《论语》当作一部散文来读,如果文学史仍然把《论语》当作一部文学作品来讲,就不能单是从哲学、政治、伦理、道德角度分析孔子的思想,而应该还能从《论语》中看出孔子作为一个人的存在的个性特征——属于孔子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并且应该看出性格的丰富性——伟大与平凡,坚强与脆弱,浩然与纤细,执着与委顿,信心与绝望,正直与屈曲……虽然古今解经的学者们早已指出孔子的形象,他的伟大,他的普覆万类的胸襟,他的超人的坚韧与执着,他的自强的精神,他的“纡徐委备”的语言特征等等,但孔子的人格也就终于成为“神格”,泯灭了他的个性。神化后的孔子即使仰视也看不清他的面目,只剩下一片灼目的光芒。他太伟大,离我们太遥远,可敬可畏而不可爱,我们无法体会他那不失其赤子之心的圣者的情怀,也就无法感受《论语》作为文学的韵味。虽然早已有人指出孔子的思想提炼于“日用人伦”,又应用于“日用人伦”,但那“日用人伦”显然是经过特定历史时期群治的铁筛子筛选过的,是符合特定历史时期群治利害标准的,是纯然理性思考的结果。它离我们的遥远度就可想而知。而且,“慎言”如孔夫子,他面对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时,讲话必定十分小心;《论语》又是经过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几经筛选的语录,再加上历代儒生的阐释,剩下的还有多少能显示孔子个性的东西呢?

 

  但是,春秋时期毕竟不是宋明,孔子也不是朱熹之徒,孔门弟子忠厚朴实犹存。我们直面《论语》的时候,仍然能够从中体会到孔子非常复杂的个性特征。

 

  我们不妨先考察一下孔子的情感特征。

 

  理论上讲,孔子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他处理情感、表现情感的最高境界。但实际情况又怎么样?他不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而且也曾沉醉于音乐之美,“在齐闻《韶》”,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还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呢!这恐怕不能算是“乐而不淫”吧?他最好的学生颜渊死了,他不但“哭之”,而且“恸”(马融注曰“恸,哀过也。”),学生们理智地劝他“子恸矣”,他还说“有恸乎?”竟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恸”,足见其哀之深悲之切,并且绝望地呼喊:“天丧予,天丧予!”这也不能算是“哀而不伤”吧!显然,当真情触动了孔子,当一种情绪笼罩了孔子,孔子也会象普通人一样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坠入情感之网,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自拔——沉醉于音乐之中竟达三个月,而对颜回的惋叹和痛惜一直伴随着他,至少在《论语》中有两处提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一答鲁哀公,一答季康子)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夫子原本是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是个不惮于流露内心真实感情的人。

 

  作为教师,孔子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且认为他自己除了这两点,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是一个教师的职业首先所系,也是为师者的自豪的境界——孔子这么说绝非谦虚之词,在他的心目中,“好学”是人的最可贵的品质之一,从他说三千弟子中只有颜回一人“好学”的话可以为证。可是有一天终于出了问题。他的学生宰予说三年守丧太久了,会导致废弛礼乐,一年就够了,他老人家便失去了耐性:你觉得这心安吗?你若觉得心安就做吧!宰予走后,背着宰予骂“予也不仁”,等于今之咒曰:“宰予呀,你这个王八蛋!”宰予昼寝(不过学累了,睡睡午觉),他老人家又骂他“朽木不可雕也”,似乎彻底地失去了教育的耐心,失去了重新塑造学生的信念。而宰予还是七十二贤之一呢,并非一块烂木头。还有呢,学生冉求为季氏敛财(是否真错了,姑且勿论),他老人家也耐不住性子,竟然大光其火:“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简直要开除他的学籍,逐出师门。在这些地方,孔子似乎忘了“诲人不倦”的宣言。

 

  孔子一生的政治追求是天下为一,恢复周礼;他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是“闻道”,“朝闻道,夕死可也。”这种对生命价值的确定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塑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性格。但是当他确认自己的政治理想落空之时,也曾发出“甚矣,吾衰矣”的浩叹,并且绝望地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种表现与倡言“匹夫不可夺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孔子,似乎也非一人。

 

  我们指出孔子性格中脆弱的一面,并非要有意贬低孔子,而是要还原孔子,说明孔子同普通人一样,使他更靠近我们,也就更便于我们接受他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遗产——他之所以伟大,他之所以为“圣”,正在于他丰富的人性。感谢他的弟子们,记录了孔子的错误(至少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他两次犯错误,两次改正错误),使我们体会到人正是在不断克服自身的错误和弱点的过程中向更高层次的人升华的“过程”,正是在“丘也幸,苟有过人皆见之”的自我超越中,树立起伟大的人格。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