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用好考纲用足教材1995年历史高考复习指导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6 16:09:48   

    (上海 王清河)
    [编者按] ’95高考在即,如何指导学生用好考纲和教材,洵系备考应试成败关键。历史教育教学暨 命题研究专家王清河先生《用好考纲,用足教材--1995年历史高考复习指导》一文,采用多维视角,就 这一问题作了高屋建瓴、见地深刻的立体论析,诚可谓出浅入深,语近意远。本刊特登此文,既期望能给广大 师生调整备考教学步骤、提高复习应试效果以有益启示,更希望能借此引起全国历史教研及命题研究同行专家 对历史教改考改发展前景更深入的探讨,积极参加本刊“教学栏目有奖征稿”活动,为进一步繁荣我国的历史 教育教学事业、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做出巨大贡献。
    一、用好《考纲》
    《考纲》是复习考试的依据,具有“法”的功能,《考纲》既是试题产生的源头,也是试卷形成的蓝本。 一般地说,命题者在构思试题和形成试卷过程中,手头有三样东西:一是《考纲》,二是教材,三是准备向课 外延伸的相关资料。三者之间,“纲”居首位,教材作为试卷构成的基本素材,有关课外资料,用以考核考生 驾驭《考纲》的水平和能力。当然,在延伸时不得脱离《考纲》的轨道。在具有操作时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深入学习和研究《考纲》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试就如打仗,倘若不知考方将何为,势必迷失工作方向,成功 又从何谈起?故此,学习和研究《考纲》对于指导学生备考应试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学习与研究 ,要取得以下效果:
    (1)把握教学方向
    高考《考纲》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选拔功能。它面向少量高学力的学生,因此,它的定位是在提高与选 拔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位置应与选拔同位和平行,不可降低层次。二是教学导向功能。命题人员在《考纲》 指导下构思试题时,脑子想着怎样更好地为大学选拔合格新生,眼睛注视着中学的教学改革,期望着承上启下 的作用。为此,试题力求广而不杂,难而不偏,深而不怪,核心是能力。所以,在使用《考纲》时,思想认识 尽可能向高层次命题思路靠拢。
    (2)认准考试目标
    高考诸学科中,因为性质不同,考试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是,在众多的特殊性中也隐含着共性,概括起来 说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命题人员在构思试题时,一是考虑知识的覆盖,二是驾驭知识的能力 ,三是试卷本身的思想性。所以,在高考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选拔的轨道上瞄准以上三个侧面,逐一到位, 有机揉和在一起。
    (3)熟悉知识内容
    《考纲》所规定的知识点,是试卷形成的基本范围。可以说试卷上的大部分题是从中加工出来的。因此, 指导教师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操作中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章节中的主要知识点过关;
    ②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
    ③大轮廓与主线条的关系;
    ④课内、课外知识的延伸和渗透。
    2.充分认识高考《考纲》的基本特点
    (1)纲目简要
    翻开高考《考纲》可见,纲目极为简明扼要,似蜻蜒点水。初看上去,似乎简单、浅显,实际是:浅中有 深,易中有难,简中有繁,低中有高。有的老师说它是“高深难测”,此话不假。
    (2)包容量大
    简要的纲目,对中学教学人员来说是个苦事,因为不好驾驭;对命题人员来说是件大好事,因为它为命题 人员提供一片展开想象的自由天地。《考纲》中的每一个纲(或目),都包含着相当的知识内容、能力要求和 思想教育的任务。有人说高考《考纲》“弹性极大,自由度很高”,这话是真的。因此,高考命题人员只要不 脱离“纲”,从哪一个角度去构思试题都是容许的。可以把试题出得浅显,也可以把试题出得深奥。
    (3)动态现象
    由上可见,高考《考纲》当它被命题人员操作时,就会呈现一种“动”的现象,也可称之为“多变性”。 围绕一个纲(或目),命题人员可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形成试题。如此,要求高考指导教师要有“动”的意识, “变”的思维,“活”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能够以“变”应“变”。对同一个知识点,尽可能从几个不同的视 角去认识,用不同的情境,创造多彩的教学氛围。由此,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的不仅是扎实的基础知识,还有 多变的应试能力。反之,如果指导教师只能从一个角度,用一种思路和一种方法进行导向,其前景堪忧,因为 学生思路单一,视野狭窄,适应力差,一旦出现陌生试题,临场惊慌,势所难免。
    3.引进外部信息,不断拓宽视野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尤其是当一个教师多次重复高三教学工作,思维容易产生停 滞状态,这种状态的负效应无疑将严重制约教师对高考《考纲》的适应力。走出校门,面对外部精彩的世界, 不仅可以诱发灵感,还可以帮助教师变换视角,产生新的构想,增强教学导向的力度,提高教学层次。但是要 防止一种倾向:把获取的信息(比如试卷)未经消化、处理,就直接投入使用,其作用充其量是减轻一下教师 的负担,从长远看,对提高教师的变通能力不会有多大的好处。
    二、用足教材
    《考纲》与教材,血肉不可分。在教学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纲”与素材的关系。命题人员在思考试题 时,必以《考纲》为指南,在教材上大做文章,做足文章。所以,高考指导教师不仅要能够用好《考纲》,还 要用足教材。如何用足教材,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区分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的关系
    考试内容溶解在教材之中,教材内容不等于都是考试内容;考的必定是教过的,教过的不一定都是要考的 。二者必须准确无误地分开,否则,把所有教的内容都放入考试范围,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背 离教学改革的基本宗旨,而且也超越《考纲》的要求。
    2.《考纲》规定的纲、目知识点要覆盖到位
    按一般常规,高考复习程序为三轮。首轮是基础,基础奠定了,提高才有可能,在操作时,教师可依据《 考纲》按纲、目顺序,逐个推开,逐一覆盖,不留任何死角,不搞跳跃式教学。引导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让学生知道教材中有哪些知识(在教材的哪个位置上)是《考纲》所要求的。如此,才能与高考命题思路同轨 。
    3.注意《考纲》对教材的折射作用
    (1)显性折射
    这是一种比较明显的指向。《考纲》中有的纲、目所包含的内容,材料中容易找到,一目了然。这类问题 ,学生一般比较容易掌握。条件是第一轮教学必须到位。
    (2)隐性折射
    这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指向。《考纲》中有的纲、目所包含的内容之间,从表面上看并无什么关系,但从本 质上看隐含着某一种内在的联系,不经挖掘,难以发现。例如历史学科的《考纲》中有这样两个目:彼得一世 改革,清朝前期的统治。涉及的内容是两个不同地区的两个国家。初看上去,互不相干,但如果把二者放在一 起仔细比较,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知识就会展现在学生面前:中国清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以保持现状为宗旨,因 此,拉开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彼得一世仿照西欧样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俄国逐渐成为西式大国。 变则通,通则强,不变则衰,衰而败。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如果说在教学中不去深挖教材中深层次的知识, 并附以必要的练习保证,那就等于是能力教学缺乏力度,是一种不到位的表现。高考命题人员在这方面确实是 下了功夫。这可从1994年高考试卷获得佐证。
    (3)数量折射
    这是一种既有隐蔽性,又有数量的要求。《考纲》中有的纲、目所包含的知识不止是一个知识点,而是一 个知识群。这个知识群的特点是分散在众多的章、节之中。指导教师要及时把握,联成整体,构成一个大知识 块或立体知识结构。例如历史学科的《考纲》中有一个纲:“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有一个绥靖政策的知识 点,涉及到捷克、波兰、西班牙、埃塞俄比亚、中国。命题人员可以沿着《考纲》折射的方向,由某个点扩散 到面。比如说,命题人员提供一个欧洲慕尼黑会议的情景,然后要求学生回答与慕尼黑思想相关的还有哪些事 件。如果学生思维发散力不足,或只会孤立地死记硬背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实难以适应《考纲》的要求。所 以,指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考纲》指导下,扫瞄教材的每一个角落;善于给每一个知识点以应有的位 置,把散点知识组合成集群知识。
    距新一轮高考还有一个多学期,我想只要思路对头,定位正确,思维敏捷,功夫扎实有序,1995年我 国的高考成绩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