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日记:为孩子成长点亮的心灯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8-12 08:21:05   

引言 

日记是心灵的花絮,人生的史册;日记是笔耕的田园,放飞的天空。学生日记,内容真实,情感真实,是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指向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对孩子来说,日记应该是装点自己生活的乳剂,为他的生活增添一些别样的滋味。可是,有一些老师认为:每天让孩子写日记,是一种苦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日记会成为孩子的痛?如何让日记与美丽相依,来点亮孩子的生活? 



老师,你怎么不读我的日记 

——为孩子点燃一盏关注的灯 

打开第一本日记,鼎页上就有这样的句子:老师,您为什么不读我的日记。这个孩子叫许超逸,他昨天的日记的确写得不错,可我怎么疏忽了呢?带着这份内疚,我走进了教室,想跟他真诚地说声抱歉。 

一进教室,几个孩子马上跑过来帮我拿本子,边拿边问:“老师,我今天写地怎样?”“老师,我拿了几颗星?”“老师,我的日记可不可以读?”…… 

一双双眼睛是那样渴望地看着我。是啊,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向上,是孩子的本能啊。除了许超逸外,班上还有48个同学,他们同样渴望关注,渴望鼓励,渴望帮助啊。 

“老师,我努力了。” 

“老师,我进步了。” 

“不要让我感到孤独无助。” 

除了孩子日记技巧方面提供帮助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灵。一学生在日记里有这样的片段:“中秋节的晚上,我看到一轮缺角的月亮。因为妈妈在日本。日本的月亮,缺了大角的月亮,因为妈妈没有我,没有爸爸,没有奶奶陪在她身旁。”题目是:妈妈,你赶快回来吧!看了这孩子的日记后,我很感动,和班上学生特地一起重新过了中秋节。给了他一份礼物,一份惊喜。 

被关注是重要的!有人曾经做过研究,几只小白鼠,分成两类,一类给予关注,给他丰富的生活内容。另一类只给他吃的,住的,不关注他。结果,前者精神状态上,智力上,寿命上都比后者强。给予孩子关注,不仅仅是那些写得精彩的孩子,还有那些付出了努力有了进步的孩子,更重要的是那些付出了努力举步唯艰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您的安慰,你的搀扶。关注的内容,还包括强调心的投入,不要让孩子感到孤独无助。 

孩子:老师佩服你,敬你 

——为孩子点燃一盏自信的灯 

为孩子写日记寻找写的动力源。我为何而写?我们看这些关键词语,一定会受到启发:需要、愿望;经验享受、获得满足、理解和发现、寻找新奇、有所成就和创造;逃避危险、伤害、威胁;自我实现;社会要求等等。多读这些词语,你就会萌生许多教学设想,从而,“写日记”成为一个紫色的,带有诱惑的水果领着孩子朝前去。 

为孩子寻找一个写日记的场。和你的孩子一起聊日记,写日记,评日记,分享日记。在这浓浓场里,有关注,有爱;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让日记也成为孩子生命活动中一个响亮的音符,在这浓浓的场的氛围内,由不得你不喜欢,不关注,不努力……日记把自己心灵从文字里解放出来,自言自语是写的最高状态——日记为孩子打造了一个自信飞扬的园子。 

打破日记的神秘面纱。日记写什么?是每天所遇到和所经历的生活的记录。如此而已。而很多的老师,都让作文目的先入为主了。其实我们即使主观上不以作文为目的,客观上他也为作文带来丰厚。哪怕是深有感触的一句话,也是一篇好日记,他的价值在于意义,在于情感,在于思想。前文中的“缺角的月亮”,不是一篇绝好的日记吗?除了不要人为的把作文的三纲五常套在孩子日记头上之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随时记下即时发生的点滴。火花一闪,但稍纵即失。必须让孩子学会及时捕捉,让瞬间成为永恒。如何捕捉呢? 

追求真!真实是人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只有真诚的恳切的,才可能是善的,才可能是美的。这里,我们强调情感的真实和逻辑的真实。 

追求善!快乐同别人分享,忧愁同别人一起分担;智趣通过文字传递,思想在文字中积攒力量。如果你的日记赋予了这些,你写的时候,你心里还要一个读着的他,和你分享,分担,交流,碰撞的他。你想告诉别人什么?你想让别人获得什么?你的语言里要透着善良。 

追求美!不仅要美的文字形体,美的文字语言,还要有美的文字内容。 

孩子们在一盏自信灯的照耀下,追求着本真的生活,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完善着自我的真善美形象! 



日记,给予你丰富的营养 

——为孩子点燃一盏成功的灯 

翻开学生的日记,从前到后,我明显地看到了一条成长的轨迹。日记的成长,仅靠教师的关注,仅靠意识、习惯、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方法入手,给孩子的日记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引领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品评成功的喜悦。 

让孩子的眼睛慧起来。 
无源自然无水,有源未必成河。古人云:“夕阳茅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辞。”可不少学生还常常问:日记天天写,写什么呢?——关注细节。 

人的生活是由细节组成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瞬间,都可以成为细节,都可以成为描写的对像,教师就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引导学生豁然明白,原来细节随手可抓。 

如何引导学生描写细节呢? 

关注“师生共生活”。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是教学生,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和学应当联络,学校是师生共同体,以“师生共生活”为源头,体验观察。这是一堂写作课,内容是“画声音”。我坐在教室里认真听孩子们上课,为的是和孩子共同体验,寻找课堂观察的亮点,用数码摄像记录孩子课堂生动的画面,然后和孩子一起回放,提醒孩子,可以选择哪些观察的角度。记录一组声音;围绕一个话题,剔除一些杂音;再围绕一个主题剔除一些杂音。光有声音还不够,把发出声音的那个人或者物的形态都带上去。日记中便有了精彩的对话描写。课堂上有老师指导,会有动作;学生发言,会有动作……抓住动作观察。可是即使观察,也有可能词语匮乏,和动作不能相应。不用担心,把整个动作的过程映在心里,动作一般可以演啊,写的时候多比划,用“拿”合适,还是用“捏”合适,过程清晰了,词语准确了,动作描写也精彩了。观察就是这样由表及里,由粗到细……领着孩子体验丰富生活的细节美。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