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数学论文 → 文章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12 8:21:05
作者:广州市 东风东路小学 周琪霞        转载注明出处和作者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入并加强动手操作,把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列为教改内容之一,突出它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近些年来,加强实际操作成为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的一种教学活动,必然,也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育论文网 ]

   一、倡导动手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我们说,学具操作既是一种动手活动,更是一种动脑的智力思维过程,是手脑结合并用、互相协调、互相作用的过程。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的人才,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具有抽象性,概念及术语繁多,学生容易混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时理解不深刻,也不会完全灵活运用。比如:学生能够背出三角形高的定义,但让学生作三角形的高,特别是作钝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顶点到对边的高,绝大部分学生作不准确。这是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了学生听、背、算,却忽视了让学生动手,使手与脑分离的结果。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出感觉、空间观念和思维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使感性的知识清晰、明了,无疑,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就可达到这个效果,所以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探求新知时常常被采用。如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课堂上让学生把其中一张沿着任意一条高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测量、比较,并讨论:1、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剪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3、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亲身实践中探索得出:S平行四边形=底×高。可见学生的操作过程,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它既加深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又使一些难懂的概念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由此引发同学们对几何图形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学习积极性大增,同时用生动丰富的语言把学生的思想带到充满奇妙和变化无穷的数学王国里,启发他们的思维和空间的想象力,使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从实物直观出发,通过实物直观去感知事物,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当然,教师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灵活设计操作方案,做到个人操作和集体操作相结合,课内操作与课外操作相结合。[ 教育论文网 ]
      教育论文网 

     二、通过动手操作,激发语言表述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要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及解题思路,有表达才有交流,进而得知他们哪些地方概念模糊,哪些地方遇到思维障碍,哪些地方具有独特见解,让学生们一起来讨论和学习,形成一个同思考共投入的学习氛围,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数学课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同学与同学之间交流对话的情景,集思广益,让情趣和智慧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闪光,通过互相探讨,以求获得更多的知识。比如:教学《角的大小》时,设疑让学生猜测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讨论,各抒己见,通过选择、实验来完成学习。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活动角,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短不等的角以及两块三角板,让学生自己选择工具,以小组合作实验的形式,来探讨一个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会学得很主动,在交流信息时,会有不同的见解,甚至有争论,这都是很可喜的,这样能促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学具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会说“两条边叉开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叉开越小,角越小”;有的学生会得到“两个角的大小相等,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有的学生会通过动手实践得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不同方法等,大家互相提问,这个说明,那个补充,又推翻,再质疑,到最后论证,直至心悦诚服。这样的课堂教学开放而且有效,学生学得很主动,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增加了学生用言语表述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知识概括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知识记得牢固,印象深刻,运用起来自然会娴熟自如,如鱼得水。学完此内容后,课后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以直观与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等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用所学的知识(三角形、线段、射线等)设计图案,可以把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新,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增强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当学生们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情之时,正是知识深入之际。由此而知,通过动口说和动手做的形式,逐渐克服学生的羞怯心理,加深了知识的掌握,增强了自主意识,平添了主动求知的欲望:“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样?”“结果是怎样?”既而产生了对问题探究到底的主观愿望。既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在快乐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学习氛围渐入佳境,课堂气氛也随之推向高潮。此时知识也就渗透自然。 [ 教育论文网 ]

      三、引导创造性操作,培养求新意识
     创造性操作即学生能针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自己通过思考或与同学讨论,能创造性地设计操作过程来得出某一结论,获取有关数学知识。创造性操作是操作中的较高层次,它是学生在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独立并富有创造性地探索数学知识的一条途径。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画角的一般方法,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要画出一个120º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板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问题:“不用量角器,你们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愉快的动

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很快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