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优化网络教学 发展学生能力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5-29 03:01:31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网络教学的必要性,实施网络教学的前提、目的以及对学生个性发展影响。在网络教学的必要性中主要从国情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方面来论述;在实施网络教育的前提中主要讲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在网络教学的目的中论述了学生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能力)的培养。

[关键字]

网络教育,学生能力,个性。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产物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网络教育)也应运而生。所谓网络教育,就是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PC上网,以“网上冲浪”的形式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从而达到接受教育的目的。当然,这种网络教育离不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开放型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中汇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信息库,并随时向学生开放。这种开放式的网络教育对培养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型人才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网络化教学正是这种教育环境下的产物。

一、网络教学势在必行

首先,网络教学是我国国情的需要。21世纪,教育必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大的支柱和基础产业,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必定得到大力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差异较大,所以教育资源的配给在局部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均衡性。而网络教学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点,它不受时空和教育资源的限制,能够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为不同地域的学习者所用。再加上近几来我国电信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教学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可以说,在21世纪网络教学将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教育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

其次,网络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时代的信息化将使新知识、新事物随时随地的大量涌现。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从一次性学习走向终身学习,而网络教学则为教育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教育社会化,使学习生活化。从而,网络教学将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网络教学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革,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对教学方式的要求也千差万别。如果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难免有“削足适靴”之嫌,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然而,网络教学却使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发布教学课件、教学内容等相关的教学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虚拟校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对遇到的疑难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请教同学、教师、教学专家等,甚至还可以和他们展开讨论。在这种个别化、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网络教学行之必果

(一)转换教师角色是实施网络教学的前提。

随着网络教学的萌发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所替代,教师的角色也因此而发生变化。教师能否重新审视网络教学环境下自身的职业角色,将决定着网络教学的实施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些人认为教师将被智能化的网络技术代替。显然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再先进的教育技术也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无法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过程是一个育人过程,它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在和教师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受到崇高品格及美德的熏陶。这一点仅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想适应网络教学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素养,适应新型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使教师的“授业”职能大大减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知识权威”,而是通过“人机对话”主动获取自身需要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想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①导航员。

如果学生是一艘在知识海洋中漂泊的轮船那么教师就是这艘船的导航员,给学生把握好方向并保证提供充足的燃料。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帮助他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和培养者。通过创设丰富的情景,使学生愿意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者,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在教会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善于区分良莠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培养学生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

②合作者。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最大贡献就是突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学会合作”也成为新型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然而,要想使学生学会合作,教师就必须成为一个合作的“高手”,率先垂范。首先要学会和同行合作。任何一项研究(当然包括教育研究)都是在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经常和同事交流,通过互联网和异地的教育同仁、专家交流,共同来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软件、讨论教学方法、革新教模式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经验共享。其次要学会和学生合作。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具有广泛的交互性,教师和学生不再受教室的束缚,合作的范围也由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扩展到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学生合作。在这种合作环境中教师不再是“独裁者”,而是一个学习者,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合作伙伴。使学生在自由交流、商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师生互动,智慧共享”。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