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数学论文 → 文章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12 8:46:37


   故正确的结论为B.
    错解2.设P(x0,y0)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 
   |PF2|=ex0-a,
   由a=5,|PF2|=5,
   得ex0=10
     ∴|PF1|=ex0+a=15,故正确结论为B.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
   若|PF2|=5,|PF1|=15,
   则|PF1|+|PF2|=20,
   而|F1F2|=2c=26,
   即有|PF1|+|PF2|<|F1F2|,
   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矛盾,可见这样的点P是不存在的.因此,正确的结论应为D.  
   进行上述引导,让学生比较定义,找出了产生错误的在原因即是忽视了双曲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所以除了考虑条件
   ||PF1|-|PF2||=2a,
   还要注意条件a<c和
   |PF1|+|PF2|≥|F1F2|.  
   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1.7 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  
   【案例4】 在"曲线和方程"的教学中,对于"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概念的引入,可利用函数图象设计如下问题序列:  ①下列各图中哪些能作为函数图象?(无解析式)  ②如何修改可作为函数的图象?  ③再添上图下的解析式,并问:图与式相一致吗?请改图形(或改关系式)使两者相吻合.  ④既然图象与解析式存在着这种对应的关系,怎样反映这种关系呢?
    至此,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就能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纯粹性"及"完备性"的含义,也就理解了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1.8 编拟读书提纲,引导学生阅读自学  
   【案例4】 在《立体几何》(必修本)"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可拟以下阅读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  
   ① 三个定理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② 定理中的"有且只有"说明了事物的什么性?  
   ③ 定理3的推论1证明分几步?  
   ④ 定理3的推论2及推论3你会证明吗?  
   ⑤ 平面几何中的公理、定理等,在空间图形中是否仍然成立?你能试举一例吗?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① 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  
   ② 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③ 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  
   ④ 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⑤ 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3 几点体会与认识  
   3.1 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高潮.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3.2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从发展性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更重要的是"会学"数学,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当然,学生自主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在问题情境设置和学法指导两个方面.学法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使他们在学习中把摸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尽快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3.3 注重情感因素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师生融洽,感情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