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生物教师如何顺应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不详  作者:作者__  更新时间:2005-11-18 10:52:31   

近来,我国教育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它看作是一种职业、事业还是专业?有人说,如果教师把教育工作看作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这样的教师只能成为“教书匠”,把教育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劳动模范,很难在工作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只有把它看作是一种专业,才能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胜任教师这一工作,也才有可能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我们清醒的看到,不少教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辛苦了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工作认真积极,任劳任怨,然而如果让他谈一些教育理论等方面的情况,也许谈不出什么内容来,究其原因,也许他只是把教师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或事业,而没有把他作为一种专业去提升自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每位教师应该从中有所感触和体会。

当前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各种教育思想理论、教学方法手段层出不穷,正是我们教师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应该趁这一有利时机对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重建或转型,全面提高专业水平。下面就生物教师如何顺应教师专业发展,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加强学习,着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我们曾经感到通过大学生物专业的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一定会胜任中学生物教学。然而事过境迁,我们所学的知识既不丰富,又与现代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等严重脱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那么快,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如生命科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综合学科涉及到化学、物理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研究性学习的提出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还有现在挺时尚的双语教学,又得让教师去学习外语知识。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

二、不断探索,提高教育理论、教育科研能力水平

按规律办事,这是做好事情的前提,教育也应如此。我们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首先要对教育发展规律、教育教学理论有所掌握、理解。二期课改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课程标准已经给我们较详细的实施方案。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具体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些努力:

1教学目标的制定

新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特别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态度、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的养成。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但要利用教材内容,而且应适当加以拓展。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体验。例如,我在《血浆和血细胞》教学时,通过一首歌《我们是兄弟姐妹》创设情景,感受人间的温暖与关爱。同时增加学生课外收集资料的交流与讨论:献血对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为什么?白血病是怎样的一种病,能否根治等,让学生体会到献血是公民的一种光荣义务,是一种高尚品质的体现,也让学生了解到白血病目前很难根治的情况,唤起他们认真学习,长大后去攻克医学难关的热情。

2.教学方法的选择

新课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通过让学生积极投入亲身实践和主动探究,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与主动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在《血浆和血细胞》教学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通过采访医生和实地调查,了解了正常人体内各种血细胞的数量,了解了血细胞数变化预示的一些疾病,以及对疾病的预防。通过学生对家人验血单的分析,学会了病情的诊断,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有关知识,并能加以应用。

3.对教材的应用

新课程更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感受、思考和体验,教师可以对教材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要讲,而教材上较概要或空白的地方或许要展开或补充,并重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在《泌尿系统在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教学时,增加了解剖猪肾的小实验,学生在实验时明显嗅到一股尿臭味,由此引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从而引起学生对尿液是怎样形成的进行探究。增加了对尿液化验单的分析,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根据项目指标的变化,判断肾脏可能病变的部位,如尿中葡萄糖增多,可能肾小管发生病变,可能患糖尿病;蛋白质增多,可能肾小球发生病变,尿素减少,可能肾小球病变,也可能患尿毒症等。

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同时也应该对具体实践工作进行总结、提炼,揭示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教育科研。作为生物教师,应该积极投入教育科研行列之中,平时应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多看一些教学杂志,及时了解生物教学动态,多吸收同行的先进经验,并积极尝试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做而不学,难免墨守成规;学而不做,就是纸上谈兵,都不会对自己有多大帮助。只有将学和做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既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又会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另外,积极投入课题研究、撰写教科研论文也是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的一条有效途径,边学习实践,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教后感)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三、积极进取,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愈来愈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生物教师,这一点尤其重要,教学中有些内容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起到无可替代的效果,如一些微观的、动态的和一些社会关注的前沿问题等。

第二、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第三、教育评价从某种角度而言,起到教学导向的作用,教育评价是否合理、科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教师应该了解、掌握教学测量评价的有关内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卓有成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且在教学过程、考试命题及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能够恰如其分的加以运用。

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生物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

我们认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无疑是在那些熟悉教育规律、善于总结、反思,善于改进教学方法,并不断根据教学情景和教育现象的变化开展有效研究的教师中成长、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课后及时总结经验: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进?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积累不少的教学经验与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专业发展又跨进了一步。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