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谈生物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

来源:不详  作者:作者__  更新时间:2005-11-18 10:55:38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学习行为的主人。传统的教学只是简单地把教学当作一种手段,严肃、沉闷的教学气氛压抑了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学生主体参与的潜能也永远被埋没了。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要保持一种关心,爱护,鼓励,平等,民主的心态,从多方面入手,自觉为学生创造自由,安全,有利于挖掘学生主体性潜能的良好氛围。
1.尊重学生人格,增进师生交流
师生之间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在理智闪光的同时予以情感的投入,采取与学生情感相近或相容的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的情感基调,产生情感的协调效应。因为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情通”才能“理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你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大,感情交流多,则学生愿意接近你,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显得特别的重视,上课认真听讲,努力探索,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发言,课后问问题也多,主体参与表现的特别明显。我们教师要创设机会,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交流,谈心,经常与他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增加交流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或生理和心理有缺陷的学生,要更加关注和爱护,这样做会使学生感到你可亲可近,感觉你对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爱,从而增进对你的理解和尊重。师生之间交流多了就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过于拘谨,过于压抑,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摒弃师道尊严,发扬教学民主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要求教师建立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具有主体发展能力的人,即使没有教师的教育,他们自己也可以完成社会化,教师的作用只不过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实现这一过程,学生需要的是“指导”而不仅仅是“教导”。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中“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教师应去除外表的威严,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教师不应该是在教学中发指令的人,他应该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分享者,是这个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要切实的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的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寻求答案的过程,从而真正保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达到共同进步。
《代谢》一节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资料搜集,还是知识的拓展,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的活动,让他们充当了“演员”的角色,尽情的在课堂这个舞台上表演,我充当了“导演”的角色,始终把握着方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但又不让他们放任自流,同时也非常强调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大多问题多是以组为单位讨论探究,派代表发言,在这样的氛围下,很能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挖掘出主体参与的潜能。
三. 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1、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问题情景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梯,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源泉。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形成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以求学生对问题积极主动的探索。如《代谢》一节我设置的如下问题:
糖类代谢:
1) 今天我们吃的鸡蛋,2) 牛奶,3) 荤菜其主要物质是什么?如何转变成我们身上的物质?我们吃的主食如:面包,4) 米饭等如何转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能量?
5) 我们在吃饭后有什么感觉(冷了还是热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6) 用稻谷饲养鸭子,7) 结果鸭子变肥了这说明什么问题?
8) 有人试着减肥,9) 饭菜吃的很少,10) 但很会吃蜜饯等零食,11) 结果不12) 但没有减肥,13) 反而14) 长胖了,15) 请找出她减肥失败的原因。
16) 糖尿病患者不17) 能多吃,18) 很容易疲劳,19) 试解析原因。
蛋白质代谢:
1) 氨基酸遇到氨基酸会发生什么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2) 氨基酸碰上丙酮酸类物质可能起什么反应?
3) 用蛋白质类物质喂患糖尿病的狗,4) 结果其尿液吸引了很多蚂蚁,5)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设置问题的质和量以及呈现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主体参与,问题要少而精,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在问题之间留有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转化成一系列的问题,即几个大的问题和若干小问题,问题设计应当是教学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2、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主体参与
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锻炼和引导学生提问,这样“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是消极的被动的,而现代教学要实现学生的发展,就必须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代谢》一节经过引导,学生提问很多问题,经过去舍留下以下问题:
1、糖类、蛋白质需要那些酶参与才能成为可吸收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吸收的方式是什么?
2、在血糖低于0.1%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肌糖原能不能分解?为什么?
3、早晨只吃面包等糖类食物或只吃鸡蛋,牛奶等蛋白质食物行吗?原因何在?最好的膳食方式是什么?
学生提出问题,非常贴进生活,他们的好奇性和急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驱使他们热烈讨论和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性非常高,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我点拨和解释,也顺利解决了,效果显的非常好。
四.调控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的实效性
由于学生情况复杂多样,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我们运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时,必须注重其实效性。因为参与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参与而参与,参与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我们要:
1. 注重全员参与
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人物”,都是教学所要关注的对象。教师要从整个教学系统生态平衡的角度、教学论理的角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因此有效的主体参与必须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每个学生以战胜自我的机会。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个性的不同导致对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学习要求和思维方式出现明显的差异,在主体参与上也有层次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奉行“有差异的平等主义”,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可以有选择性,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剃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