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抓好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水平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8-12 08:21:37   

抓好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水平
 
作为课程改革的实验者,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不断对自我、对教学进行反思的必要,反思的过程,便是我们不断树立新理念、走进新课程、构建新课堂的过程。
我们语文教研组以“教学反思”做为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的突破口,提出人人写“反思”的要求,规定了每周至少一次的要求,同时做好课后反思。 号召下去了,要求下去了,笔记也发下去了,意见却上来了。有些教师认为这是别出心裁,也有些人认为加重了教师负担,还有些人认为这么多年了,没写反思不是照样出成绩吗?纯属整老师……特别是第一个月的反思,很令人失望。有的教师三次反思只写了一百多个字,多数教师是摘抄教育杂志、名人警句,只有少数教师的反思触及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而且是很肤浅的。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召开了教研会,通过了解,老师们其实也认为写好教学反思是不成熟教师走向成熟,不优秀教师走向优秀,优秀教师走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桥梁。而问题是如何去反思,反思些什么?教师不知所以然,为此而困惑。我们及时根据当前创新教育的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举办了“教学反思”的 学习讨论活动,认真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就如何反思,反思什么等做了详细的辅导,重点要求教师写好“课后思”和“周后思”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到写“月后思”、“学期思”;并废除了反思的数量规定,提出了有则思、思则细、无则罢的观点,因为“反思”是属于个人奋斗,具有别人无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硬性规定只能适得其反。  为了尽快走出困惑,我们深入教师的课堂听课、评课后,共同商讨如何写教学反思,写后再传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展开教学反思
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展开了师与生行为的反思,从而加深了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在教学完《林海》一课后,苏梦皓老师发现了一个以前一直从不知道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独到的见解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明显不符。苏老师不仅疑惑起来。在以后的课堂上,就特别留意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走到一个小组,听到组长在侃侃而谈,其他的成员正拿着笔飞速地记下组长的每一句话。走到另一小组,只见组长根据草稿上几条拟好的想法指派任务:你说第一条……你说第二条……你说第三条……原来,精彩的发言是因为有组长在“包办代替”。苏老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情况,有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只要最后能保证每个人的发言就行了;有的认为帮助组内学困生写“台词”不会影响到全组的汇报水平……这些情况可都是始料未及的。苏老师认真反思了自己对小组学习的组合过程,发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虽然自己颇费心思地安排4人小组的座位,想让同学们能在组内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共同的进步,然而自己很少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展开学习,片面理解“过多干预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反思后的实践,苏老师写下了这样的一段心得:教师应躬下身子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做他们的伙伴,做他们的导师,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疑难之处,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知道……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是他们的帮助者、启发者、扶持者,教师扶要在学生的疑难处、疏忽大意处……
一个不太引任注意的问题,激起老师的探究热情,引发了老师对教育现象的理性思考。有了教师这样自发地、自觉地、能动地展开了反思活动,你能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就指日可待了吗?教育论文在线 http://www.lw26.com

一、  在对话交流中展开教学反思
   教学的实质是师生间的对话、交流、沟通的意识,大家可以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解剖,通过相互的研讨交流,通过多种观点的交锋来多视角、多层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理论的依据与策略。
在对话交流中展开教学反思,有利于拓展思路,把准实质,共享快乐。在语文期末考试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暑假快到了,我们要离开老师和小伙伴们好一长时间了,让我们给老师或小伙伴留下祝福吧!画一幅画或是写一段话都可以。”流水阅卷中,负责此题批改的老师使用了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即无论是选择绘画的形式还是写话的形式,都应扣住祝福二字。在选择绘画的学生试卷中,对于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祝福的,老师基本上给予了满分的评判。对于仅画上自己喜欢的物体而没有写上祝福语的,老师基本上给予了扣掉一半或一半以上分数的评判。这样的评判标准,引起了老师们极大的争议。有的老师认为,我们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鼓励学生敢说、敢想、敢于标新立异,对学生的评价岂能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标准?有的老师质疑说,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注意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对于这样一个语文与美术学科整合的题目,怎样的评价标准才能达到多学科的真正整合?有的老师指出,对于一幅作品,国内的教师习惯与评价“像不像”,国外的老师习惯于评价“好不好,作品“像不像”容易评价,可怎样的作品才能算得上好或者不好,依据是什么?也有老师认为,应考能力也是素质要求之一,学生学会审题,学生按要求答题应该是比被的素质,应严格训练,加以培养……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在交流的平台上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从他人的观点中得到启发,受到鼓舞。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如果考试评价用之不当,就会束缚师生共同的发展,影响教改进程;用之得法,则会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推动课改进程。我校教师在学习反思、 交流反思中,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在众多信息交流的冲撞中得到了启示,产生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火花,不断引起了教师反思欲望,加速形成了教师的反思特质。大家通过不断地对话、交流,通过共享具有反思力度的反思随笔,初步形成了“三个维度”作为语文课程的纵向结构,主要考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语文的知识和能力,一评知识文化的量,二评知识文化的质,三评语文能力的用,四评语文能力的创。评价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一评文献检索的能力,二评科学思维的方法,三评语文学习的操作,四评学习习惯的养成,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评语文学习的兴趣,二评语文学习的习惯,三评语文学习的方法,四评语文学习的交往。“五个领域”作为语文课程横向结构,主要考查识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