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方式》结题报告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1 04:22:49   

校课题领导小组敦促并指导实验课题组进行课题总结,完成子课题结题报告。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选取

根据本实验的周期,我校子课题组的实验及参照对象选取了2002年9月入的高中新生,按照随机选取的原则来确定实验和参照的班级及生,高一阶段实验班为高一(3)班、控制班为高一(7)班;高二阶段实验班为高二(4)班、控制班为高二(6)班。

为确保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实验效率,采取如下方法:对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内容、时间进行统一,实验班和控制班的生样本的选取采取随机组合等措施加以控制,尽可能减少和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干扰和影响。

实验的工作

校的支持下,本课题主要做了以下的几项工作:

1、加强硬件建设

信息技术与数的整合离不开现代化设施的支撑。为此校为本次课题实验提供了如下的硬件配置:

① 购买TI-92plus图形计算器共30台,并有一批CBL、CBR实验器材;

② 为实验班的师配备了手提电脑一部;

③ 在实验班课室安装了整套多媒体设备。

2、整合课堂

校课题领导小组要求实验师根据本科特点和研究的具体内容,选取恰当的实验手段开展研究。实验师要通过运用信息育技术环境,以创新的精神整合技能和方法,优化课堂设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的和谐整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实验师制作了不少课件与课堂设计。在设计和课堂中充分发挥生的主体地位,应用好现有的各种资源,并不断挖掘新的资源,拓宽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3、推进数研究性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校课题领导小组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数研究性习,以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从而提高数素质。

研究性习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① 课堂习的“角色扮演”;

② 数实验的“创造体验”;

③ 课外假期的“课题研究”。

(三)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对比

下表为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来七次中段考与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对比表

 

1

2

3

4

5

6

7

实验班

55.06

57.89

48.11

89.65

70.18

86.33

87.41

控制班

51.14

57.51

47.29

85.89

65.13

84.76

86.6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