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数学论文 → 文章内容

“无”中生“有”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12 8:23:49
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反观平时的教学,老师们依然是为了完成课前的教学设计而教,依然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而教。这样的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却把学生作为了精彩演出的配角。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理念落在实处?我们认为,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退居”,适度地“旁观”,让教师的“无”换得学生的“有”。
一、思维,在“无言”中放飞
课堂上,面对充满生命活力与成长潜力的孩子,教师不是精彩的演员,而应变成运筹帷幄的导演;不是主宰课堂的知识权威,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把探索数学奥秘的舞台留给学生,将主动发展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无言”中放飞思维的羽翼。
教学“年、月、日”时,我曾按部就班地把知识一一讲给孩子们听,却发现他们或做小动作、开小差,或无精打采,课后与学生交流,发现大部分知识他们早就知道了。根据这一情况,到另一个班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课前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研究年、月、日,可以观察日历、年历,可以阅读课本、课外资料,也可以请教家长、上网查询。课上畅谈自己研究年月日的收获。学生们的收获是丰富的:瞧,“一年有12个月”“一首歌这么唱:一年有365天”……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书本上的知识“年、月、日的关系”,“大月、小月、二月的区别”,“平年、闰年的判断”等,居然都有所涉及。更有丰富的课外拓展:“我知道为什么7、8两月都是大月。本来1、3、5、7、等单数月是大月,后来有一个凯撒大帝,他出生在8月,而8月是小月,他不乐意了,就改成上半年单数月是大月,下半年双数月是大月,所以就变成7月和8月都是大月了。”……说的人绘声绘色,听的人津津有味。
正是教师的适度“无言”,换得了学生探索后的“多言”,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经历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问题的发现、解决过程。知识,在实践中感悟;方法,在探索中求证;情感,在合作中生长。思维的闸门悄然开启,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课堂由“一潭死水”变成了“奔腾不止的小溪”。
二、探究,在“无案”中促成
 教案只是一种预设,本来没有约束力,但许多老师人为地给自己和学生画了一个 “圈圈”,害怕自己跳出这个“圈圈”。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得出预定答案。 “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引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育论文在线 http://www.lw26.com
然而,课堂是动态和不断生成的,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生命活动。在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知识、思考、见解多向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教师不是被自己设计的“预案”所奴役,而是抓住学生即时生成的所思所想,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积极走入 “无案”的境界,从而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思考提供更大的空间。
有位教师是这样预设“圆的周长”一课的:让学生动手测量圆形实物和图形的周长。估计学生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出一元硬币、象棋子的周长,肯定无法直接测量出画在纸上圆的周长,从而在矛盾冲突中进一步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规律。
在教学时,学生们果真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然而,对于教师故弄玄虚的这个“画在纸上圆”的周长,却给一名学生泄露了“天机”:
“老师,我只要用尺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3.14就可以了。”
“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都给他说出来了,怎么办?” 教师审时度势,及时调整预定设计:3.14是什么意思?生:3.14就是圆周率。
教师继续追问:圆周率是什么东西?(其他学生哗然大笑)
学生振振有词:我从书上看到祖冲之发现“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道: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教师从容不迫地应对:这两位同学真厉害,知道了这么多。他们认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那么安静,而教师分明读出了一双双眼睛中透着的疑惑,脑海中正欲奔腾而出的思维浪花)那么,我们暂且把这种说法称为“××猜想”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猜想吧”。……
一场“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干戈”就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化为了“玉帛”!显然,这位教师在预设时并没有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但他没有被自己的预设所束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变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为对猜想的验证,反而激起学生强烈的追根究底的欲望。适时的“无案”,使探究更具生命。
三、知识,在无痕中渗透
教育追求无痕,数学教学也需无痕,润物无声。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因势利导:感兴趣的话题探讨;朋友式的拉家常;轻描淡写的鼓励;不露痕迹的暗示;不经意的简单动作……都可以让学生漾起心中的涟漪,使之豁然顿悟,或潜移默化。虽然“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
如“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有位教师这样导入:“学校要举行投篮比赛,每个班级只能选派一名代表参赛。派谁去呢?”学生众说纷纭。教师适时出示了班级中几位篮球健将的平时成绩:
姓名
投篮数
进球数
李刚
25
22
陈可佳
20
18
王晓
50
46
生:我认为派陈可佳去,因为他投得最准,只有2次没投中。
生:我觉得哪位失球最少,就该让哪位去比赛。
师:有道理。李刚失球数是25-22=3,陈可佳失球数是20-18=2,王晓失球数是50-46=4,这样看来是应让陈可佳去比赛。同意这一理由的,请举手。
全班学生都举手了。
师:按这样的说法,如果我投篮1次,没投中,失球数是1-0=1,最小,那这次比赛就由我去罗?
学生们都笑了。笑过之后是思考……
少顷,有学生想到了可以计算每位同学进球数占投篮数的几分之几,可细一算,不太好比较。于是,又有学生想到可以计算每位同学进球数占投篮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就呼之欲出了。
显然,这儿的“百分数”,源自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自我选择。教师把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让其亲自当老师,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亲身经历了生活原型到数学问题的转化,体验到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感受到了它的应用价值。学生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动下学习、研究的问题,才是他们自己真正想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智慧,在“无知”中开启
“无知”也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傻”一点,不要太聪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见到“大人懒了,小孩子就勤快了”,类比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聪明了,学生一遇到困难,就迫不及待地帮学生“铺桥铺路”,一显“知之者”的魅力,学生就会懒得动脑筋,久而久之脑筋就会生锈,造成学生耐挫力下降和过分依赖教师。如果教师“傻”了,在教学时敢于说“我不知道!”“我也没办法,你再试试”,就让学生没了指望,没了期待,学生会激发出继续探究、战胜挫折的欲望。
曾听特级教师黄爱华教学“24时计时法”,学生给计时法起名后,黄老师“傻乎乎”地问:“日常生活中多用12时计时法,我就不懂,为什么电视上还要标19:00,而不标晚上7:00呢?”
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来帮老师:
“其实标‘晚上7:00’也可以。”
“不好,假如是外国人,看不懂中文怎么办?”
“那就中文、英文都标上。”
“这样就太长了,在画面上占了很大的位置。”
在学生的多番“开导”下,黄老师终于“恍然大悟”:“我懂了,还是用24时计时法好,标上19:00,中国人、外国人都看得懂,很简明。”
黄老师的 “装傻”,给学生留下了尽情挥洒的自由空间。在这种高涨、和谐的“互帮互助”氛围中,学生自己体验、揣摩着24时计时法的优点。
又如潘小明老师执教 “圆的认识”:
师: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马上举手:直径是10厘米,半径是5厘米。
教师楞在那里,装作不可思议的样子:瞎说!刚刚学过,直径是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图上10厘米这条线段,两端在圆上吗?通过圆心吗?
学生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智慧之门在笑声中开启——
“老师,我反对你的意见!如果把10厘米这条线段往上平移,不正好是它的直径吗?”
老师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原来是这样。
不难看出,潘老师通过一个“明知故问”的问题,“煽风点火”,促进了学生内在思维的暴露。教师“傻”了,学生就变得聪明了。
教师,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应进一步退隐。我们只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与欣赏者,只是用我们的智慧,点燃学生熊熊的思维之火。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吧,试一试,也许,我们苦寻而不得的教育幸福,将会悄然而至,充盈于您的心中。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