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1:07:04   

  评价对于进程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当前,小语文评价体系虽然有所完善和发展,但是在诸多方面仍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师生的主体地位、忽视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忽视语文科的特殊任务和过分关注科知识系统等问题。这导致小语文的改革和发展始终停留在"高原期"徘徊不前。优化小语文评价体系,无论是对于语文的进步,语文课程的发展,还是对于培养个性充分、自由、和谐而又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在《小语文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大纲》)、《语文课程标准》(育部基础育课程材发展中心2001年4月征求意见稿,下同)精神和先进育科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小语文评价工作的经验训,全面优化小语文评价体系。


  建立旨在促进

  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对小生语文习质量进行评价是小语文评价最主要的内容。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关注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起旨在促进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小语文必须使全体生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热爱、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精华,具有广阔视野和创新能力,成为对民族、国家、人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育部基础育课程材发展中心《语文课程标准o征求意见稿》,2001年4月)近几年来,为了达到这种不断提高小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不少地区和校都在积极探索优化小语文评价体系的新路子,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不过,这当中也存在着改革的深度不够、发展不平衡、简单追求理想化而不切实际等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正确认识评价目的 对于小语文评价来说,不同的评价目的,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总的说来,小语文评价有两种目的,一是总结性目的,二是形成性目的。其中,总结性目的在于证明生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程度,从而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并以分等鉴定为标志。形成性目的则在于通过分析、诊断来改善课程设计、完善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生提高语文素养。在这两种目的当中,后者是根本性的主要目的。这是因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育部基础育课程材发展中心《语文课程标准o征求意见稿》,2001年4月),为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语文评价应该毫不含糊地服从并服务于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小语文评价是为了提高生语文素养,不是为了评判生的优劣,对生进行分等鉴定。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种本质规律,随意颠倒小语文评价两种目的的轻与重,必将严重压抑小生的心灵,使很多家长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使校过分重视评价的结果,最终给小语文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小语文评价怎样才能顺利实现它促进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这一根本性目的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深入认识和把握它的主要功用。小语文评价主要具有诊断、导向、改进、启发和创造的功用。诊断功用就是可以对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提示和分析,使生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设法纠正和补救。导向功用就是对生的习活动进行定向引导。改进、启发和创造功用主要是调节习的节奏、状态和信念等。
  2、不再将它作为筛选淘汰或评等定级的工具,而是作为改进习、促进生发展的手段。
  3、立足于生的差异,从观念上、情感上、行动上接纳智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生,并通过正确的评价方法来激励他们扬长避短。
  4、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和修订《大纲》精神确定各龄段的培养目标。生只要达到基本标准就是合格。在此基础上,鼓励冒尖,激励不同层次的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全面优化评价内容 在评价内容方面,以前的小语文评价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重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评价内容的片面性不利于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使生难以发挥自己的优势,难以形成自己的特长,严重影响到生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从有利于提高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小语文评价内容的优化思路是: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