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数学论文 → 文章内容

农村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12 8:23:38

“忍”即遇到任何事(尤其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都要忍不发脾气;“寻”即为师者应千方百计地从学生身上寻找长处,进行表扬;“导”即引导他们加入数学兴趣小组,寻找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辅导,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信”即教师自始至终地信任他们,鼓励他们;“爱”即以深厚的无私的爱去点燃他们内心的情感之火。正如古人所云“感人心者, 先乎情”。只有数学教师让学困生真正感到春风拂面,从而为情所感,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大投入,转变态度。
2、通过适当方式激发学习动机,是转化的切实点。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发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驱力 ,是转化的切入点。
1)好奇心。初中学生一般好奇心均较强,而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常因过去挫折而无所为或一瞬即逝,这时需要从外部激发,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魅力,比如让他们计算12 ,21 ,112 ,211 ,113 ,311 ,然后看有何发现:12 =144;21 =441;112 =12544;211 =44521;113 =12769;311 =96721,让他们体验数学世界的奇妙性。再比如学过(                                 )让他们去找病症所在,激发其好奇心。
  2)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而热情是一种魔力,这会创造出奇迹。”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好奇心的延续和发展,唯有热爱,才能主动长久参与。通过启发、诱导、点拨、观察等手段,将学生引导到探索和挖掘知识的活动中去,变枯燥的学习内容为具有趣味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趣,产生乐趣,逐步形成志趣。比如在教学中,通过打桌球的技巧讲轴对称;通过春游拍照片讲黄金分割;通过解三角形求方位瞄准射击目标讲当好一名解放军应具备的基本知识;通过计算仰角求建筑物的高度,做一名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他们今后生活、工作中的作用,帮助他们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及产生学数学的乐趣。
 3)及时反馈,适当竞争。
    对学困生的学习结果一定要及时反馈,而且反馈应倾斜,学困生的学习结果出现错误或不足很自然的,教师应着重关注正确的合理的部分,并不吝赞扬话语,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自我欣赏,从而克服自卑,树立信心,改变自我评估状况。同时,要建立适当竞争,主要是他们与过去的自我相比以及同一水平的学生之间的相比。
(二)逐步改善认知结构是提高数学困难学生水平的根本出路。
    1、注重前补。
前补指的是课前补,即在每堂课前就本课新知所需应用的原认知结构中应提取的部分对学困生进行情况摸底分析,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练习,并且进行面批面改,帮助学生寻找原因。事实上,对学困生整个学习生活来说,每次补课既可以视为前补又都是后补,通过这种前补,可以提高学困生上新课时注意力和投入程度,由于对他们已经搭了阶梯,扫除了一部分障碍,降低了学习新知识难度。从而达到学困生能较好地掌握新知的目的。
2、注重基本能力训练。
学困生的计算能力、记忆、再现能力等都较弱。往往要进行分析,专门设计进行训练。以记忆能力为例,学困生一般记忆能力并不差,主要是对数学概念性质和对象之间的本质关系的直觉性保持能力较差,对数学问题的类型和模式记忆较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抽象概念形象化;知识系统顺口化等多种有效手段。如在学习二次根式性质时,学生对性质(                       )的运用常把符号搞错。我把这公式进行形象的比喻“去掉安全帽,飞走小鸽子,戴上保险杠。”
3、注重思想方法观念的渗透,体系的构建。
    学困生显然表现在学习存在困难,但其智力是正常的,所以,要改善学困生的认知结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体系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对学困生的教学不能只限于其被动接受,而是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要经常地将类比、对比、归纳、抽象、猜想等手段有机结合,经常使用,要精心设计,放低起点,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观念,从而达到构建体系之目的。如绝对值概念,换元法都要有层次逐步递进,左右勾连,上下相通 ,使之成为网络而不是散点分布。
4、新知学习必须着眼于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在学困生的原认知结构逐步完善之时,要注意新认知结构的构建。即防止原有学困生在学习了新知后又造成结构不完善,同时要防止新的学困生的再度产生。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新知学习的联系点。
    新知识和经验、新知和旧知、新知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来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相似的判断方法。
    2)重视感知全面性。
    人对事物第一次接触总是最敏感的,如果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理解,那么认知结构就不完善了。
3)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
   在教学和学习中注重结论,而往往忽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只是记住了概念、公式、定理、而不会灵活运用,无法解决千变万化的习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4)教材要适当处理。
教材是普遍性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也根据自己体会在时间分配,内容增删移动组合上进行加工。如平行四边形教学,教材顺序是有一般平行四边形到特殊的矩形、菱形、正方形,但由于这些图形学生都比较熟悉,所以可以把各种图形同时给出,对定义、判定性质进行对比教学,并观察一般和特殊转化条件,揭示从属关系,可帮助学生迅速建立整体的有序的认知结构。
5)重视解题模式建立和识别。
 初中数学中的解方程组的模式、分母有理化的模式、函数解析式求法模式、线段相等或平行的证法、二圆相交常添公共弦、二圆相切常添公切线等辅助线模式,应用广泛的模式,教师要注意归纳、反复刺激,只有让学生掌握模式之后,学生才能灵活变化,对学困生来说,掌握模式尤其显得重要,因为能回忆解题模式并会识别是提高学困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事实证明,只要老师带着一颗爱心,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真正转变观念,锐意进行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决大部分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天成 《成功教育探索》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2年
2、李骏修 《中学生心理辅导指南》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2年
3、胡炯涛 《中学数学教学纵横谈》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年
4、王岳庭 《数学教师的素质与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论文集》  海洋出版社  1998年,1999年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