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高中历史开放性教学内容优化设计浅议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05-11-05 10:27:36   

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及新教材,并已逐步推广实施,这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势必要求在教学的观念、模式、手段尤其是内容上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开展一场全新的“学习的革命”。本文就我校高师直升班和网络技术班为试点,主张学好教材又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超越教师,在此略谈高中历史开放性教学内容的优化问题。

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的目标要求
2000年经过省教委审批,被称为“中国第一班”的浙江师大直升班在我校诞生,同时还招收了一个网络技术班,这是加强中学与大学教学衔接的大胆尝试,更是展现素质教育尤其是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两大举措。笔者主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争取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作为改革的新实验项目,目前虽尚无现成经验可借鉴,但可充分依托灵活的机制和宽松的氛围及先进的硬件与软件优势,扎实开展开放性教学,其中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是个重要方面。
教学改革贵在创造,重在落实,难在持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激发教与学的自主性、创新性为立足点,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为突破口,追求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归宿,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生动性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同学们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
历史学科曾经被马克思看作“唯一的一门科学”,“读史使人明智”已是不争的观点。但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使丰富而系统的史学变成枯燥乏味和支离破碎,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现象,历史科被贬为副科而备受忽略,导致基本人文素质失衡;教材的教学内容视野狭隘,且头绪多、密度大,过于学究气和书斋味,专业性和成人化倾向过强,加之一时难于摆脱以政治史为主体的框架,偏离学生和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过于局限在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因而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长此以往危害匪浅。
为此,教学改革应体现前瞻性、针对性、创新性、实效性诸原则,实现科学和人文的比翼双飞;尤其要登高望远地博取最新教改成果,充分发掘学生个性与潜能,努力履行“求实、求精、求新、求活”精神,进一步贯彻“大历史观”,开足开好历史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建立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着重夯实双基;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确保科学性、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和可持续性,为此经过三年不懈努力,争取多出合格+特长的学生,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最终通向“教为不教,学为自学”的理想境界,使之健康地成长、成熟直至成材。
合理优化配置教材信息资源
教师只有适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寻求以创新为本质的教学新策略,优化教学内容,引进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试行探究式、情境式、参与式教学,注重以问题核心和能力立意,大刀阔斧地进行教材处理,才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实效。笔者主张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选取科学有效的教材内容来完成这一重任,基本设想如下:
1、精心编制历史学习优化设计辅助参考资料(简称“学参”):它是指教师在全面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参考各类教辅用书精品,对教材中每课时或单元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作为辅助学习的参考资料。教师通过编篡“学参”来代替过去的教案与学案,使两者合二为一,“学参”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与教材相配套,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或照搬于某一教参,与授课进度相同步。“学参”框架包括下列项目:㈠“课时学参”包括⑴创新目标、⑵导学过程、⑶结构梳理、⑷活动设计、⑸知识迁移、⑹作业训练;㈡“单元学参”包括⑴阶段特征、⑵学法指导、⑶疑难解释、⑷补充材料等。其中“知识迁移”包括学科内纵横知识联系,特别是中外联系,尤其是隐性知识及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等;“补充材料”包括相关的原始史料、争鸣观点、典型例题、还附参考书目、名人名言等,以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发展空间。
2、跨学科的知识渗透,构建“大文科观”:从历史角度重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大文科”体系中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观点,这三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首先文史融合,选取语文中相关课文,与历史教学相同步,如中国近现代史引用《谭嗣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改造我们的学习》、《荷花淀》及毛泽东有关诗词等;中古史中着重引申成语典故,注意史论结合。其次与地理、政治结合,在世界史上册《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中涉及西班牙、葡萄牙的地理位置、东西方商路,季风、洋流,商业、价格、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等;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可以联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巴拿马的地理位置,殖民体系、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等政治术语以及非洲内战、巴以冲突、美古对抗等时事政治热点;另外还与科技史、艺术史的相互渗透,以便于在学习中游刃有余,融会贯通。
3、提供中西方参照,把中国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下考察:在教学中汲取西方的“全球历史观”和“世界体系理论”,借鉴上海等地中外历史合编的经验,经常穿插中外史实,以理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物和事件,强化改革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意识的养成,注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譬如世界史《16——18世纪的亚洲》中归纳中日两国相似点和不同点(同:封建专制,商品经济发展但自然经济主导,闭关锁国;异:中国封建统治漫长、大一统,地大人众,对外和平友好,日本封建领主制、藩国割据,小国寡民,对外侵略扩张),还可对照日本的锁国令和中国的禁海令,列表比较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与欧美同时期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结合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战后革命高潮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以正确把握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等,并在高三复习中采用中外历史贯穿同步的两轮四段教学法,这是颇有创意的新试验。
4、贴近最新史学前沿,补充历史材料:信息时代的媒体(书刊、影视、网络等)为当今历史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为使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弥补教材滞后之不足,适当接触某些新观点和新视角是必要和有益的,不妨尝试用现代化史、文明史、全球史的全新角度以拓宽眼界,从历史专著、报刊的解密档案尤其是各地新近推出的新教材,以及网络上传下载已经十分便利。例如对“太平天国”政权的腐败、“洋务运动”的评价、“正面战场”的地位认识、法国雅各宾派专政政策负面作用、苏联在二战前中立自保立场等都可以在课堂中作简要阐述,尝试运用提纲+史料为框架进行教学。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