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当代中日中学历史教育中智能培养的比较研究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8 14:05:06   

   第三层为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主观反映,具有个性的、主观的特点。就 学校历史教育而言,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这种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掌握丰富而科学 的历史知识是形成历史意识的基础。关于历史意识的内部结构,目前日本学术界看法不一。第一种意见认为, 历史意识包括三个层次:①称为从心理方面说的历史意识,它包括历史的兴趣、关心;时间意识;因果关系意 识;时代结构意识;发展意识等。②称为历史的思考,它包括历史的观察方法和思考方式。③称为历史的问题 意识,它包括来源于儿童历史体验的生活意识;儿童主体的问题意识;历史的批判意识;历史建设的实践欲望 等[9]。第二种意见认为,历史意识包括五个方面:能对历史进行比较;能掌握历史的变迁和发展;能把握历史 的因素关系;能把握历史的时代;能理解历史的发展[10]。第三种意见认为,历史意识包括五个方面:明白古 今的不同(即时间的意识);明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搞清历史的因果关系;明白时代的结构;明白历史的发 展。第四种意见认为历史意识应包括:①对历史的兴趣、关心;②历史的理解能力和历史的思考力;③历史的 问题意识[11]。关于历史意识在学校历史教育中的发展阶段问题,以上各说也分别提出各自的不同见解,概括 起来可认为:小学一、二年级是历史意识的萌芽时期,初步形成古今对比意识;三、四年级是历史意识的初步 发展时期,形成感性历史因果意识;初中二年级是历史意识的转折时期,形成理性的历史因果意识和历史变迁 与发展意识;高中是历史意识的发展时期,形成时代结构和历史发展意识。
   第四个层次为历史思考力和历史判断力。所谓历史思考力就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并运用分析、 归纳、结构等认识手段与方法,科学地实证地理解和认识历史史实的能力。对历史思考力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日本学者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它包括:关连思考能力(以因果关系的把握为中心);分析思考能力(以原 因的探索为中心);比较思考能力(从相类历史现象中辨别本质的共性和差异);综合思考能力(把握时代的 特点和发现规律性);演绎思考能力(规律性的运用)[12]。有的把历史思考能力分为:因果关系的理解;时 代关连的把握;时代结构的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等[13]。所谓历史判断力是指在促进学生主观的历史意 识和科学的、客观的历史思考能力发展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而对历史史实所作的选择和断定 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根据历史的问题意识选定某一历史事件,运用历史的思考能力,探明历史事件的因果 关系,判定各种原因的主次矛盾,进而达到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完整而客观的认识。以上两种能力是日本历史教 育所要使学生具备的最高能力,它必须通过学生具有以上三个层次的能力才能达到。具体说来,即是以历史知 识为素材,加上对历史有兴趣,受到历史意识的刺激以及具备学习能力而最终获得。
   由上可见,注重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历史智能培养结构,并将非智力因素和历史意识纳入智能结构 体系中,予以很高重视,是当代日本中学历史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值得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加以借鉴和学习。 不过,与日本相比,目前我国历史教育学界也在积极地探索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智能培养结构,并取得了可喜的 研究成果。但是仍提法各异,莫衷一是,概括起来,有以下一些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 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从前者看,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这几种能力乃是一般的学习能力。从后者看,指的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培养学生接受、消化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具体说来,大 致有阅读历史书籍的能力、历史笔记能力、识图填图和制作图表能力、正确形成历史概念能力、编写提纲的能 力、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第三种意见认为,中学历史 教学着重培养自学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种意见是将智力和能力合称智能,核心问题 是发展思维能力。第五种意见认为,应包括培养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第六 种看法认为应分为学习历史、认识历史、表达历史、运用历史的能力。有的学者将学习历史的结构分为一般能 力、基本能力和具体能力三个层次,并编定了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十种。北京三中朱尔澄老师对初中学生学历史 的能力分为两点要求,一是历史思考力,一是具体的能力。前者包括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认识历史人物、历史 事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以及由认识历史的能力进而培养认识现实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有批判与创造性 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具体能力,以初中一年级来说,她拟写了十七项内容。注重发展学生历史思维,将其 纳入历史智能培养的结构体系中,予以高度重视,并付诸历史教学实践,是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显著特色之一 ,就这点而言,大大领先于日本。目前我国学术界认识到,思维能力在各种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 约着各种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各种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历史教学要把发展思维能力放 在首位。历史思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思维,它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的结合[14] 。有的学者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途径:再造历史形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揭示历史本质,发展学生的逻 辑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15]。
   以上可知,中日两国历史教育学界针对各自国家的教育特色和学生特点编写了反映本国历史教育风貌的学 生智能培养结构体系,各具特色,自成体系,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顺利完成历史教育任务,培育 青少年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
   在智能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上,现行中日两国历史教育有某些相同之处。两国都非常重视激发并保持学习历 史的兴趣。兴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之一,保持稳定的兴趣,有益于能力的较快增长。如前所述,日本将以兴趣 、关心为中心的非认识因素纳入智能培养结构中,并明确规定在教学大纲中。我国现行历史教学也极为重视激 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是如何编定诱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具体方法,并使之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则是 中日两国学者所面临的共同研究课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