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当代中日中学历史教育中智能培养的比较研究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8 14:05:06   

   体现在教科书编定上,日本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我国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历史教科书(人教版)相 比,都从以下几方面注重学生的智能培养。首先,为增强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 加强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努力以生动的文字表述和丰富的插图相结合反映历史面貌,做到图文并茂,丰富多彩 。如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学社会·历史的分野》书前配有包括“日本主要史迹”在内的37张印制精美的彩 色插图,书后附有“日本古代行政图”、“日本和世界历史时代概况”、“世界主要史迹”等15张照片和插图 。书中每页除文字叙述外,都配有大量的插图、照片、绘画、地图等[16]。甚至还印有电影镜头和与历史有关 的邮票。据统计,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共有彩色图画132幅,黑白图画1176幅, 历史地图142幅,共计1450幅,与老版教科书相比,增加近6倍,平均每页有1.96幅图。其次,为加强学生对历 史知识的归纳、概括和综合,培养学习能力,中日现行历史教科书前有序言、绪论,章前有提要、提示,书中 并配有大量的图表、表格等。阐述内容采用大小字体,大字叙述主要内容、基本线索,形成全书的主干;小字 是大字内容的丰富和补充,有全景式描写、有特写镜头,还有生动的故事、遗闻逸事、人物对话等多种形式, 文字生动、秀美,内容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为锻炼学生阅读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能力,中 日两国历史教科书中都附有重要的原始资料。如日本《中学社会·历史的分野》一书中摘录有原始资料34条, 其中包括《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大盐平八郎檄文》、《美国独立宣言》、《大日本帝国宪法》等。高 中《标准世界史》选录有《汉谟拉比法典》、《人权宣言》等13条原始资料,其中包括中国《史记·秦始皇本 纪》中关于焚书的记载,还有《明代鱼鳞图册》和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等内容[17]。我国现行人教版初 中中国历史全四册引用原始资料183条,一般是一课1至2条,最多一课引用了9条。且一律用黑体字,竖排版, 两边还加上花边,非常鲜明夺目。复次,中日两国历史教科书都十分重视各章节复习题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综 合、分析、概括、表达等多方面能力。
   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中日两国各具特色。日本历史教学方法中最具特色的是“主题教学法”。其目的是为 了开阔学生视野,加强他们对世界各地区历史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比较、影响和作用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 历史分析能力。如日本高中日本史设有“东亚与古代日本”、“日本的封建社会”、“日本近代化的特征与国 际关系”等主题;世界史设有“伊斯兰教世界的信仰与世界”、“和平思想的历史”、“东西方的交流”、“ 南北问题”等主题。这种“主题教学法”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一部分纵向历史知识后,在横向上 进一步了解和深化历史知识,使学生对某一阶段的历史史实有整体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比较、综 合的能力。与日本相比,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法中缺乏这方面内容。设想一下,如果我国初中古代史教材在编排 “四大发明”基本史实后,设计“四大发明与世界科技”这一主题开展教学,从横向上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 生进一步认识到四大发明在当时世界科技领域是居于领先地位,当时世界科技尚未达到中国的科技水平,四大 发明后经中亚传入欧洲,从此叩开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大门。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四大发明及世界科技有了宏观 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比较能力。教 学方法的改革,历史是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包括日本在内的教育发达国家在改革以教师为中心 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挖掘利于学生智能培养的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国外相比,我国历史教 育方法还存在差距,因此,应该如何改革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行中日两国历史教育中智能培养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日两国都非常重视学生历 史能力的培养,并明确规定在教学大纲中。两国学术界都编定了各自的智能培养结构体系,并付诸历史教学实 践中。日本将非智力因素和历史意识纳入智能结构中,是日本中学历史教育的显著特色之一,值得我国学习和 借鉴。而我国历史教育学界将历史思维纳入历史智能培养体系中,则具中国特色,值得日本方面学习。在智能 培养的方法上,中日两国有共同之处,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历史教育改革的趋势。但两国也存在差别,因此,创 造利于学生智能培养又体现中国当代历史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我国历史教育研究及教学人员面前的共 同任务。需要指出的是,中日两国历史教育学界在培养学生历史智能方面存在着一个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即 如何编定中学历史学科分年级,相互衔接,由简到繁,由易而难,逐步发展的智能培养目标序列,并使之计量 化,系统化,实现智能培养主体的效用最大化与客体的效果最优化,从而使中学历史教育智能的最终培养目标 准确而彻底地完成。
   [1][2][3]文部省:《中等教育资料》1989年4月号。
   [4][5][7]二谷贞夫:《社会科学习能力的探讨》,《历史教学》1985年12期。
   [6]朝仓隆太郎:《社会科教育法(三)》,中央大学通信教育部1953年版,104页。
   [8]桥本重治等:《教科指导的评价、中学校社会科》,图书文化社1978年版,19页。
   [9]高野尚好:《从学习指导要领中看历史教育论》,《历史教育①历史教育的历史》,弘文堂株式会社1 982年版。
   [10]平田嘉三:《中学校社会科的学习指导》中教社1978年版,152页。
   [11]木全清博:《历史意识的发展和历史教育》,弘文堂株式会社1982年版。
   [12][13]桥本重治等:《教科指导的评价·中学校社会科》图书文化社1978年版,44页、67页。
   [14]黄慕洁、白月桥:《中学历史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15]赵恒烈:《历史教育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6]日本书籍株式会社1982年版。
   [17]日本山川出版社1972年版。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天津静海县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页  [1] [2] [3]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