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让课堂“活出生命的意义”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16 04:20:10   

在校园、在走廊、在室,都置身于良好的语文习的环境之中;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语文的氛围,使师生之间极具亲和力,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师要不断地给每个生展示的机会,使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悦。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为了让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在伊始,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播放录像资料,激发生的兴趣。“请同们看大屏幕,你觉得西沙群岛怎么样?”录像介绍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的鱼成群结队: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流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在悦耳动听的《江南竹》乐曲的陪衬下,生仿佛身临其境地与导播走进西沙群岛。生从中体验了美的意境,感受了美的熏陶。同们一边看,一边不住赞叹,哦!太美了!真想到那儿去一饱眼福。我看同们的习兴致非常高昂,随后,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让他们从意境中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二、电媒体是培养生观察能力的向导
   
观察就是让生去感知事物,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许多表象,达到逐渐认识事物的目的。师充分运用多媒体,使生在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善于动脑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主动地探求未知,从而对所语文知识有所感悟,使生的智力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功能之后,则要会他们保持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师要成为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指导、辅导的作用。师的指导,要以生的情为依归。要坚决摒弃形形色色的“牵着生走”的“导”,要目中有生,目中有情,要在尊重生自主选择习内容、习伙伴、习方式的前提下来“导”,要顺着生的,就大家共同关心的“疑”“惑”来“导”。在“导”中要重视培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